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039589
血液分析仪检测中显微镜复核报告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720KB,1页)。

     [摘要]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能否完全代替显微镜手工检测法。方法:对6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进行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血液分析仪血细胞分类并不能按细胞形态学分类,如不用显微镜检查血片,很容易造成MDS的漏诊。结论:在血液分析仪检测后,实验室应建立显微镜复核报告的制度以保证血液监测分析质量。

    [关键词] 血液分析仪;全血细胞;显微镜;显微镜检查血片

    [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a)-133-01

    近年来由于自动化血液分析仪的普及,血液分析仪为临床提供了多参数,有价值的诊断依据,促进了血液实验诊断水平的提高。随着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在实验室的普遍使用,仪器的质量控制也日益受到重视。在使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标本时,发现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应该用显微镜检查血细胞形态,特别是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显微镜的复核检验报告是很有必要的。全血细胞减少可由造血系统疾病和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等。用血液分析仪对外周血检测时如红细胞形态有轻度异常改变或血液中只有少量的幼稚细胞,初诊就极易误诊。现将6例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Sysmex·K-4500型血液分析仪,检测时均使用进口配套试剂。

    1.2 方法

    上机操作按Sysmex·K-4500说明书进行,仪器检测后,每份标本抽取2张血片,用瑞氏染色,在血片体尾交接处细胞分布均匀的部位进行细胞形态学检查。

    1.3 质量控制

    实验室对K-4500仪器固定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维护、核准,并用质控全血进行监控。

    2 结果

    全血细胞减少的诊断标准,至少有连续两次Hb<100 g/L,WBC<4.0×109/L,PLT<100×109/L。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的6例患者中,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2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1例。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用K-4500血液分析仪(三分群)检测血常规时,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直方图小细胞尖峰增高,白细胞分类小细胞比值>60%,血片显微镜检查证实为成熟淋巴细胞比例增高。3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时,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直方图小细胞的尖峰和大细胞的尖峰相同,分类小细胞比值和大细胞比值都>45%。血片显微镜检查3例均见到晚幼红细胞,血液分析仪检测时晚幼红细胞可能按小细胞分类。1例MDS患者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时,全血细胞减少,血细胞分类大细胞比值增高,幼稚细胞减少。血液分析仪血细胞分类依据细胞大小,并不能按细胞形态学分类,这样就将少量幼稚细胞按大细胞分类,如果不用显微镜检查血片,易造成MDS的漏诊。

    3 讨论

    血液分析仪已有很大的进步,功能在不断完善,血细胞三分群、五分群仪器已在国内迅速普及。由于国内在十几年的时间内血常规检验从手工操作过渡到半自动或全自动检测是一个飞跃,无可避免存在许多有待探讨的问题。血细胞分析仪中的血细胞分群的依据是细胞体积大小,而非血细胞形态学分类。坚决反对有些单位使用三分群细胞分析仪后,就一律不再作显微镜下血细胞分类的错误作法。到目前为止,即使国内外最先进的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用于血细胞分类只能当作一种过筛手段,不能完全取代手工显微镜下分类[2],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血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的有关要求,通过科学的比对试验,才能制定出血细胞显微镜复查标准,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避免造成误诊漏诊。

    综上所述,显微镜检查血片法是传统血液学常规检查中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3],镜检可确认血液分析仪报告的各种异常标志,决不可用了三分类或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就一律不再作显微镜检查,特别是对于临床上疑似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用血液分析仪检测时,在发出报告前,实验室应建立显微镜复核报告制度,这是保证血液分析仪检测效果的有效措施[4]。

    [参考文献]

    [1]Tefferi A, Vardiman JW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20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