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039416
不同固定方法在胫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312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加压钢板与带锁髓内钉的治疗方法在胫骨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2例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加压钢板治疗组(A组)31例和带锁髓内钉治疗组(B组)31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B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并发症也少于A组,同时B组的患者满意率也明显高于A组,经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胫骨骨折的治疗中采用带锁髓内钉进行治疗更具优势,综合优点较多,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关键词] 加压钢板;带锁髓内钉;胫骨骨折;效果比较

    [中图分类号] R683.4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b)-165-02

    本文中,笔者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2例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采用加压钢板和带锁髓内钉进行治疗,后将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加以比较,具体比较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2例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加压钢板治疗组(A组)31例和带锁髓内钉治疗组(B组)31例。A组的31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8例,年龄17~49岁,平均(35.4±0.9)岁,其中,胫骨上1/3骨折12例,胫骨中1/3骨折9例,胫骨下1/3骨折10例;B组的31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9例,年龄16~50岁,平均(35.0±1.0)岁,其中,胫骨上1/3骨折11例,胫骨中1/3骨折11例,胫骨下1/3骨折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分型等基本方面进行比较,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A组患者采用加压钢板进行治疗,弧形切开后,牵引复位,对位良好后,选择合适的钢板在胫骨外侧加压固定进行治疗。B组患者则采用带锁髓内钉进行治疗,纵形切口后,采用打孔器向胫骨髓腔方向打孔,后进行扩髓,对位良好后,根据具体情况,行远近端交锁钉交锁固定。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1.3 评价标准

    痊愈[1]:X线片显示骨折线消失,功能恢复正常,各项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有效:X线片显示骨折线愈合较好,功能得到很大改善,各项症状体征有所改善。无效:X线片显示骨折线无改善,功能也无改善,各项症状及体征也无改善或进一步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选用SPSS 10.0,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并发症、患者满意率方面进行比较,B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并发症也少于A组,同时B组的患者满意率也明显高于A组,经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胫腓骨骨干骨折在全身骨折中最为常见,其中,以胫骨干单骨折为最多,胫腓骨干双骨折次之,腓骨干单骨折最少。胫骨是连接股骨下方支撑体重的主要骨骼,腓骨是附连小腿肌肉的重要骨骼,并承担1/6的体重。胫骨中下1/3处,胫骨形态改变,易于骨折。胫骨上1/3骨折移位,易压迫腘动脉,造成小腿下段严重缺血坏疽[2]。胫骨中1/3骨折淤血可关闭位于小腿的骨筋膜室,增加室内压力造成缺血性肌挛缩导致坏疽。胫骨中下1/3骨折使滋养动脉断裂,易引起骨折,延迟愈合。其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肿胀、畸形较显著,表现成角和重叠移位[3],故对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和不便。而手术治疗是其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但其手术治疗方式较多,故选择一种效果较好的治疗方法较为重要。

    本文中,笔者选取62例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加压钢板和带锁髓内钉进行治疗,发现在胫骨骨折的治疗中带锁髓内钉的治疗效果明显较好,可能与其在胫骨中的稳定性较佳有关,同时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也随之上升,因此综合优势较多。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胫骨骨折的治疗中采用带锁髓内钉进行治疗更具优势,综合优点较多,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1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