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038839
120例甲状腺瘤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2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629KB,1页)。

     [摘要] 目的:探讨120例甲状腺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瘤患者手术治疗的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呼吸困难、喉返神经受损、甲状腺危象、伤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患者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甲状腺瘤;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8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c)-167-01

    甲状腺瘤是普外科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以中青年女性为多见,肿瘤多为单发,通常采取手术治疗[1]。本研究通过对本院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120例的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06年1月~2009年3月普外科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30例,女性90例,年龄22~65岁,平均(42.3±10.1)岁,单侧89例,双侧31例,病程6 d~20年,平均(5.6±3.5)年,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前部无痛性肿块,随着吞咽动作上下移动,包块生长较为缓慢,少数生长迅速。还有部分患者同时有情绪激动、食欲增加、吞咽困难、消瘦多汗、心悸等临床表现。B超、CT检查确诊,瘤体直径0.5~5.0 cm,平均直径(1.5±1.2) cm。实验室检查FT3/FT4(9.23~22.50 pmol/L)。两组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依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年龄、腺瘤的一般情况、病程及临床表现经统计学分析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原则进行常规手术治疗甲状腺瘤。

    观察组:采取颈丛麻醉,在胸骨切迹上2.0 cm处,相当于颈横纹处沿皮纹做长5.0 cm横弧形小切口,皮下出血点用电凝止血,分离切口上、下皮瓣时,纵向切开颈白线,钝性分开舌骨下肌群后用拉钩将其向胸锁乳突肌方向牵开,显露包块。紧贴囊壁固有膜分离,剥离紧贴囊肿包膜边缘,进行结扎,向前牵引瘤体,紧贴瘤体固有膜表面分离血管,注意在患者发生的情况下钳夹、切断结扎甲状腺上动静脉分支。切除包块止血,T形管引流,缝合甲状腺固有膜和颈扩肌筋膜,逐层进行缝合,切口处用可吸收线做皮内弓形缝合。两组术后均应用抗生素5~7 d。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建立数据库,通过t检验和?字2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情况的比较

    见表1。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见表2。

    3讨论

    甲状腺瘤是经常局限于甲状腺腺体内的滤泡性腺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包膜完整,质地稍硬于周围组织,界限分明,表面光滑,一般无压痛或有轻微的压痛,可随着吞咽活动。甲状腺瘤虽然较多为良性,但其恶化率为10%,及早手术治疗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2]。本研究通过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小切口,同时不横断甲状腺前肌群的情况下,将颈白线切口足够大,充分暴露甲状腺的峡部和腺叶下缘,可以在减小切口的情况下充分的暴露术野。另外在切断腺瘤时,在结扎甲状腺上动静脉及其分支,充分分离腺瘤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切除腺瘤,从而避免对喉返神经损伤。另外术后T形管引流,避免了更换敷料的繁琐和减少了淤血及感染的机会[3]。本研究通过对上述术式与传统常规手术组治疗情况的对比,结果表明,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由于创伤小、术野开阔、分离彻底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呼吸困难、喉返神经受损、甲状腺危象、伤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629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