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036546
震后板房医院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353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地震后板房医院减少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方法。方法:结合本院板房医院的实际情况,按医院感染控制程序进行消毒隔离和预防控制,对本院地震后2008年9月~2009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458名的院感资料(观察组)与地震前2006年9月~2007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378名的院感资料(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完善管理措施、加强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侵袭性操作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 地震;板房医院;新生儿;院感;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a)-093-02

    新生儿科是医院感染高危区,本院由于地震而建立板房医院,结合本院板房医院的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降低了新生儿院感的发生。现将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对策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科为二级乙等妇幼保健院儿科,受条件限制为板房医院。本科分为新生儿科和普儿科,新生儿科为有陪伴病房,设床位20张。地震后2008年9 月~2009年12 月共收治的新生儿458 例(观察组)。其中,新生儿肺炎243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50例,早产儿28例,新生儿窒息(轻度)30例,新生儿脐炎5例,新生儿低血糖2例。地震前同期2006年9月~2007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378例(对照组),其中,新生儿肺炎17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37例,早产儿35例,新生儿窒息(轻度)27例,新生儿脐炎5例,新生儿低血糖2例。

    1.2 方法

    1.2.1 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由护士长全面负责,并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和监测项目,建立健全了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工作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保洁措施、医疗废物处理规定及新生儿院内感染控制评分标准等系列规章制度。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对医院感染工作的认识。每个月进行消毒工作的总结,认真查找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讨论并解决。工作中一旦发现有感染迹象,立即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防止感染的蔓延。

    1.2.2 在现有的条件下将新生儿病房与普儿病房隔开,形成相对独立区域。新生儿室分为感染间和非感染间,相对隔离。一旦发现患有传染病或可疑传染病患儿时,及时将患儿安置到隔离病室或相对隔离区,用物专人专用,根据不同的传播方式采取不同的隔离措施。

    1.2.3由于为有陪伴病房,因此加强对陪伴的管理尤为重要,我们采取发放陪伴卡,严格控制无卡陪伴入内,一个新生儿只能一个陪伴入内,同时在进门口设置洗手池,教会家长卫生洗手法,做好手卫生工作的健康教育工作,换陪伴鞋,穿隔离衣,同时每个暖箱配置一瓶快速手消液,教会陪伴使用方法。

    1.2.4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各种医疗器械如导管、插管、雾化器、暖箱、蓝光箱、红外线抢救台等应规范消毒,每天派一副班负责使用中暖箱的日常清洁工作(清水清洗),清洁毛巾一用一消毒,出院后进行终末消毒,500 mg/L含氯消毒强效液擦拭,特别是暖箱内部要彻底消毒。凡常与患者接触的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奶具等应根据各种物品性能及使用情况采取不同消毒方法,以切断医院感染传播。

    1.2.5加强患儿的基础护理[1]:如皮肤护理,口、鼻、眼的护理;臀部护理;新生儿被服应经过高温消毒后备用,包裹婴儿的用物一人一用一消毒,用过的被服放带盖的桶内,不要随意扔在地上,更不能与其他污物混放,每日送洗衣房单独清洗和消毒处理。新生儿奶瓶用毕及时清洗,一人一瓶一消毒,牛奶要现吃现配。婴儿毛巾、手帕需一人一巾。

    1.2.6 室内通风[2]:每日保证新生儿室内通风2~3次,每次20~30 min,保持适宜的温度24~26℃,相对湿度55%~65%。室内放置空气净化器,每日消毒1次,新生儿室内床及床头柜、桌椅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洗,新生儿出院时,新生儿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每日含氯消毒液拖地3~4次,床头桌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洗2次,每个月做空气培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切断空气传播途径。

    1.2.7合理使用抗生素:在广泛使用抗生素的病房里,尤其是使用广谱抗生素时,因抗生素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推动力[3],所以应严格掌握选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对抗生素实行分级管理,均严格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 结果

    观察组发生医院感染7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4例,胃肠炎2例,静脉炎1例。对照组发生医院感染11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5例,下呼吸道感染3例,皮肤软组织感染2例,脐炎1例。两组资料对比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板房医院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主要易感因素

    新生儿长期处于宫内的无菌环境,缺少各种微生物抗原的刺激,尚未成熟的免疫系统处在一定程度的抑制状态,对很多微生物缺乏抗定植能力而易发感染[4]。

    “5·12”地震后本院由于受条件限制为板房医院,新生儿院内感染除与医护人员因素、各类侵入性操作因素及长期广谱抗生素应用等传统因素有关外,板房医院环境因素建筑布局受限,病房空间相对狭小,消毒设备不完善,管理起来难度较大,造成易感人群的高度密集也对其有一定影响。同时,病室通风换气不良,易造成空气污染,也是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因素之一[5]。

    3.2预防院内感染的管理措施

    地震后本科在现有的条件下将新生儿病房与普儿病房隔开,形成相对独立区域。新生儿室分为感染间和非感染间,相对隔离。同时加强对陪伴的管理,笔者采取发放陪伴卡的措施进行管理,同时,严格掌握选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对抗生素实行分级管理,均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综上所述,尽管新生儿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尽管本院为板房医院,但是预防是最好的防治手段,通过实践,高度重视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规范管理程序、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科学管理,措施得当,本科的新生儿院内感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5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