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036270
中药内服和外用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316KB,2页)。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和外用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采用内服自拟鼻炎汤剂,外用自制鼻炎药膏涂抹。结果:采用中药内服和外用鼻炎膏的方法治疗变应性鼻炎120例,显效43例,有效6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9.17%,未见严重毒副作用。结论:中药内服和外用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理想方案,效果佳,治疗安全。

    [关键词] 中药;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76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b)-078-02

    变态反应性鼻炎,简称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属祖国医学“鼻鼽”的范畴。是机体对某些变应原敏感性增高而发生在鼻腔黏膜的变态反应。近年来,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呈大幅度上升和低龄化的趋势,尤其在工业发达国家中比较突出。空气污染是重要的因素,但也有地区性差异,与空气中的花粉、真菌、螨等致敏变应原的飘散情况有关,因此,本病也就成了中西医工作人员,特别是中医工作人员的研究重点。目前,变应性鼻炎以药物治疗为主,主要是缓解临床症状,但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很多患者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药内服(辨证论治)加中药外用的方法治疗变应性鼻炎120例,获得较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门诊变应性鼻炎患者120例,男63例,女57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10岁,经治患者发病时间均在1年以上,且反复发作。

    1.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年兰州)[1]中所推荐的诊断标准给分传统分类法。病程至少1年,常年发病,具有鼻痒,喷嚏,鼻分泌物和鼻塞4项症状中至少3项,1年发病日数累计超过6个月,1日内发病时间累计超过0.5 h。具备西医诊断标准的无并发症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1.3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主症:鼻塞,鼻痒,清涕连连,喷嚏突发。次症:面色萎黄无华,消瘦,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四肢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舌脉:舌淡胖,苔薄白,脉弱无力等。具备主症和2个以上次症,结合舌脉即可确定诊断[2]。

    1.4 治疗方法

    1.4.1中药内服方剂组成(自拟鼻炎方):黄芪、党参各15 g,荆芥、防风、泽泻、白术、陈皮、苍耳子、五味子各10 g,升麻、辛夷、甘草各5 g,细辛3 g。儿童剂量酌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5 d为1个疗程。一般需1~2个疗程。若肺气虚甚者,黄芪量加倍;脾气虚湿浊较盛者加茯苓、苍术;肾虚较甚者加熟地、山药、枸杞子;涕多加地龙、蝉衣;清涕不止加乌梅、诃子。

    1.4.2 中药外敷苍耳子、辛夷、细辛、川芎、薄荷、枯矾等研磨成干粉,加入凡士林制成100%药膏,涂鼻,每日2次,7 d为1个疗程。

    1.5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自觉症状消失,鼻塞,鼻痒,喷嚏症状消失,鼻腔无分泌物附着;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鼻塞,鼻痒,喷嚏症状明显改善,无分泌物附着;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

    2结果

    120例患者中,显效43例,有效6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9.17%。1年后随访32例,停药后复发9例,占28.13%。

    3病案举例

    患者,男,48岁,打喷嚏,鼻塞,鼻痒,流清涕20余年,每逢季节交替即发作,求医数年,服药即缓解症状,停药即发作,痛苦不堪。该患者就诊时头重头昏,神疲气促,四肢困倦,舌苔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濡缓,查体:双下鼻甲肌膜肿胀,苍白。方用自拟鼻炎方加减,黄芪30 g,党参15 g,荆芥、防风、泽泻、茯苓、蝉衣、地龙、白术、陈皮、诃子、乌梅、苍耳子、五味子各10 g,升麻、辛夷、甘草各5 g,细辛3 g,7剂水煎早晚服,外用自制药膏涂鼻,每日1次,连用7 d,药后自觉鼻部症状明显好转,全身不适症状减轻,继服7剂,自觉症状消失,休息5 d,再服7剂加以巩固,随访1年未见复发。

    4 讨论

    变应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中医认为“鼻鼽”其病位在肺,与脾肾密切相关,认为鼻鼽的病因病机为肺脾肾阳气虚损,风寒异气乘虚而入犯,水湿邪浊停滞鼻窍而至[3]。

    本病的中医药治疗有比较明显的疗效,同时由于中医药的辨证论治,对于患者个体的治疗比西医西药更有针对性,更能针对患者个体给药[4],因此,中医中药的治疗受到普遍的关注,也形成了众多的辨证和治疗方法。

    笔者自拟鼻炎方由黄芪、党参、白术、防风、泽泻、陈皮、荆芥、升麻、甘草、苍耳子、辛夷、五味子组成。其中党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白术苦温,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黄芪味甘微温,补中益气,能显著增强T细胞外增殖反应,其中的多糖具有明显的免疫性[5];荆芥,防风辛温开散,通利鼻窍,解毒脱敏,能抑制炎性反应及迟发型变态反应[6];辛夷通窍利鼻,苍耳子散风通窍,众多实验研究报道证明了辛夷具有良好的抗过敏作用;茯苓健脾渗湿;泽泻利水渗湿;陈皮行气健脾,燥湿;蝉蜕、乌梅、荆芥疏风;诃子益气固摄;熟地、山药,扶正固本,使肾阳恢复,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地龙引药入络。故肺气虚甚时党参,黄芪量加倍;脾气虚湿浊较盛者加茯苓;肾虚较甚时加熟地、山药;嚏多加地龙、蝉蜕;清涕不止加乌梅、诃子。以上诸药配合使用,既提高了机体免疫力,又缓解机体过敏症状,可使卫表固,邪气去,而鼻窍通。

    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居住环境,人们的饮食习惯存在差异,引起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也不尽相同。中医通过辨证论治的临床实践经验可以应用中药在本病的治疗中取得较稳定的疗效。因此根据患者不同的表现进行辨证,根据不同的证型,立法处方,可以更好地治疗变应性鼻炎这一顽疾。

    [参考文献]

    [1]中华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年兰州)[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1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