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036265
温阳活血汤治疗阳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30例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311KB,2页)。

     [摘要] 目的:观察温阳活血汤配合西药治疗阳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温阳活血汤,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活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阳虚血瘀证具有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心绞痛;阳虚血瘀证;温阳活血汤

    [中图分类号] R5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b)-085-02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剧烈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1]。本病多见于男性,多数患者在40岁以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病发病呈上升趋势。本院采用自拟的温阳活血汤治疗心绞痛阳虚血瘀证患者3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来源于本院心内科2009年1~12月门诊和住院部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治疗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2~79岁,平均(63.21±4.98)岁,病程1~10年,平均(6.35±1.25)年;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6~77岁,平均(64.64±6.23)岁,病程1~10年,平均(6.41±1.19)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美国ACC/ACP(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内科医师协会)2002年心绞痛诊疗指南的建议。

    1.2.2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并结合《中医诊断学》[3],符合血瘀证及心阳虚证的辨证要点。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治疗组同意接受服用中药治疗;年龄为40~80岁。

    1.4 排除标准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重度心律失常、重度肺功能不全等严重心脏疾病者;合并甲亢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活动性心肌炎或心包炎等其他心脏疾病者;伴有肝、肾、脑、肺等脏器严重器质性疾病者;糖尿病血糖未控制到一般标准者等。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消心痛片,10 mg/次,3次/d;肠溶阿司匹林片,5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本院自拟的温阳活血汤。处方由:黄芪20 g、桂枝10 g、当归15 g、桃红10 g、红花10 g、党参10 g、川芎10 g、赤芍15 g、丹参10 g、生姜3片、焦山楂10 g、炙甘草10 g,水煎服,每日1剂,150 ml/次,分2次口服。两组均以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观察过程中,受试者不得使用以心绞痛胸痹阳虚血瘀证为主要适应证及可能对本次临床观察有影响的其他中西药物。

    1.6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字2检验。

    1.7 观测指标

    记录患者每次心绞痛发作的诱因,疼痛发作的次数、程度、持续时间,每周统计1次。患者胸痛不适发作时随时检查。同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包括憋闷、胸痛、心悸、气促、自汗、乏力等)改善情况。

    1.8 疗效评定标准

    1.8.1临床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显效:胸闷、胸痛等主要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至正常或达到大致正常,即正常范围心电图。有效:胸闷、胸痛等主要症状减轻,心电图改善达到有效标准。无效:胸闷、胸痛等主要症状无改善,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加重:胸闷、胸痛等主要症状与心电图较治疗前加重。在综合疗效判断时,若心绞痛等主要症状疗效与心电图疗效两者不一致时,以疗效差的结果为综合疗效。

    1.8.2心电图改善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显效: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即正常范围)或达到正常心电图。有效:ST段降低,治疗后回升0.05 mV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改变变浅(达25%以上者),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无效: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加重:ST段较治疗前降低0.05 mV以上,或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加深(达25%以上)或直立T波变平坦、平坦T波变倒置,以及出现异位心律、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2 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组显效9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效率为83.33%;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53.33%。两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一个类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可反复发作的、心前区阵发性的压榨性疼痛,可牵射到左上臂内侧、左面颊等部位,其症状一般可于几秒至几十分钟之内缓解。根据其发病特点,本病多归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的范畴。张仲景把其病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认为胸阳不振、阴邪结节而致病。本病以血瘀、寒凝、气滞、痰浊等原因导致的血行不畅,心脉痹阻 “不通则痛”或气血阴阳的亏损所致的血不养心,心脉失养“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以瘀血、痰浊、气滞为标,以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为本,本虚标实,相互致病,并以气虚血瘀贯穿病程。临床以胸闷、胸痛为辨病依据,患者多伴有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或结代等血瘀证的一般症状。

    本文所讨论的阳虚血瘀证以阳虚和血瘀为主要病因,因胸阳不振,心失所养,行血不畅所致。并可兼见畏寒肢冷、面色恍白,舌淡胖苔白滑,脉迟弱等阳气虚衰的表现。治当温阳活血化瘀。温阳活血汤是在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味,在补气活血的同时温补心阳。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是治疗脑卒中气虚血瘀的代表方,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在此基础上添加的温阳类中药可振奋心阳、温通经脉。实验及临床研究均证实,活血化瘀类中药用于治疗冠心病行之有效,药理学研究也证实此类中药具有扩张冠脉,改善血流,降低血脂,保护血管,减少血栓形成的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1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