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3期 > 正文
编号:12032595
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致不良反应30例分析与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5日 彭 玲,周 浩
第1页

    参见附件(1288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2009年本院使用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致不良反应的30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红色斑丘疹、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四肢循环差、畏寒、眼睑水肿等。结论:通过对水溶性维生素致不良反应的分析,采取及时合理的防治和护理对策,可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或减轻不良反应的影响。

    [关键词] 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不良反应;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 R97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a)-055-02

    水溶性维生素是一种复方制剂,性状为黄色疏松块状或粉末状的多种维生素冻干制剂(本院所用为海南皇隆生产)。它的主要成分有:硝酸硫胺、烟酰胺、泛酸钠、生物素、维生素B12、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钠、叶酸等多种维生素制成的复方制剂,在体内参与酶系统的组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物质能量代谢所必需的物质,是肠外营养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1]。当患者维生素摄入不足,或者人们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又或者对维生素的需要量相对增高时在临床上都可使用本药。为使水溶性维生素更好地发挥其疗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现将本院2008~2009年患者使用水溶性维生素出现不良反应的30例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其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8~2009年2 828例患者使用水溶性维生素,其中,男1 511例,女1 317例,男女比例为1.48∶1。出现不良反应30例。年龄最小者不足1岁,最大者大于80岁。<10岁患儿男女比例为1.56∶1,20~30岁男女比例为0.67∶1,50岁以上的男女比例为1.38∶1,其他年龄段的男女比例基本接近1∶1。

    1.2 方法

    对30例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患者患病种类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各年龄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见表1。

    2.2 水溶性维生素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

    见表2。

    2.3 水溶性维生素不良反应的疾病的主要种类

    见表3。

    3 讨论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种成分,在调节物质代谢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水溶性维生素及其代谢产物较易自尿中排出,体内没有非功能性的单纯储存形式,一旦过量迅速自尿中排泄,不像脂溶性维生素那样在体内会引起蓄积中毒。因此,水溶性维生素每天应摄入一定的量以供需要[2]。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经动物实验表明其安全性好,可供临床使用[3]。但在临床应用中,还是有不良反应的发生。由表1可见,水溶性维生素用于0~10岁和>50岁患者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可能与小儿和老年患者相对青壮年来说体质偏虚弱有一定关系,建议在小儿与老年人输注水溶性维生素时速度不宜过快,尤其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尽量不使用,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另外<10岁患儿用药剂量基本是根据成人剂量进行换算,所以有很大原因存在剂量换算不准确,不合理用药情况。这提示医务人员应该关注这部分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同时也促使其加强儿童用药的不良反应监测。由表2可见,全身或局部皮肤斑丘疹是水溶性维生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Ⅰ型变态反应。其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①患者的个体差异,是否为过敏体质;②与药物制剂成分复杂有一定的关系;③与患者为婴幼儿或老年患者体质虚弱有一定关系。在临床应用水溶性维生素时,建议医务人员应详细询问病史,有药物过敏史或者患者本身为高敏体质者慎用,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4]。胃肠道反应也是水溶性维生素中常见的不良反应,由表2可见仅次于变态反应,此类反应在停药后症状大都会自行好转无需特殊治疗。其次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四肢循环差,畏寒等,类似输液反应中的热源反应,建议在使用过程中注意避光,于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此情况立即停止输入并注意保暖。本药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最少的为眼睑水肿,具体原因还无从考究。通过对本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分析,让患者及家属有了正确的认识,减轻了的患者的心理负担和恐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发生的不良反应采取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对策,使水溶性维生素发挥更多的功效,让更多患者得到合理的治疗[5]。

    [参考文献]

    [1]张春媛.静滴水溶性维生素致腹泻1例[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8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