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4期 > 正文
编号:12032361
59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5日 袁巍巍
第1页

    参见附件(1587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选择本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6例,根据患者年龄分为两组,≥60岁患者为观察组,<60岁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梗死前心绞痛、典型心绞痛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心功能情况(心功能KilliⅠ级、Ⅱ级、Ⅲ级)和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典型心绞痛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Ⅰ、Ⅱ、Ⅲ级所占比例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房早、室早、室颤、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且老年人心肌梗死后房早、房颤、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和室早等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发生率也高,在临床诊断时要注意以上特点。

    [关键词] 心肌梗死;急性;老年

    [中图分类号] R542.2+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b)-152-02

    本文选择本院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其中老年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7年9月~2009年9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6例,以上患者诊断均符合以下条件:患者胸痛持续时间>30 min,心电图出现至少有2个以上相关导联ST段改变,或者心肌酶检测结果高于正常2倍以上,肌钙蛋白检测为阳性。经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IRA闭塞或严重狭窄。根据患者年龄是否大于60岁,将以上患者分为两组,≥60岁患者为观察组,<60岁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9例,男36例,女23例。对照组47例,其中,男29例,女18例。

    1.2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表现中梗死前心绞痛、典型心绞痛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情况(心功能KilliⅠ、Ⅱ、Ⅲ级);观察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房早、房颤、房室传导阻滞、室早、室速室颤)。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表现比较

    观察组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为59.3%(35/59),与对照组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59.6%(28/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典型心绞痛患者观察组发生率为79.7%(47/59),与对照组典型心绞痛患者发生率为95.7%(45/4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患者心功能Killi分级情况比较:观察组心功能Ⅰ级占67.7%(40/59),对照组心功能Ⅰ级占85.1%(40/4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Ⅰ级占67.7%(40/59),对照组心功能Ⅰ级占85.1%(40/4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Ⅱ级占25.4%(15/59),对照组心功能Ⅱ级占10.6%(5/4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Ⅲ级占6.8%(4/59),对照组心功能Ⅲ级占2.1%(1/4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1。

    3 讨论

    梗死前心绞痛是心肌梗死前数天内出现的与心肌梗死相关的临床症状。其表现主要为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加且加重、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心前区有隐痛,胸部出现烧灼性疼痛,心前区有压榨性感觉,有的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适症状[1]。在本文中,主要是观察发病前1个月内梗死前心绞痛的发生情况,观察组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为59.3%,对照组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为5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对于老年人来说,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多不典型[2]:疼痛症状表现不典型,如疼痛出现的部位、疼痛的性质不典型,疼痛持续时间与典型心肌梗死疼痛也有差异,在治疗上,老年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性也表现为不典型。随着患者年龄增加,表现为典型疼痛的患者越来越少[3]。在诊断时,不要拘泥于患者的疼痛形式,如患者的胸痛为刺痛、隐痛、钝痛、灼痛、闷痛等;由于老年患者疼痛表现不典型,其放射痛也不一定出现,即使患者没有左肩左臂痛、背痛等也可作出诊断。在本文中,具有典型心绞痛患者观察组发生率(79.7%)显著低于对照组典型心绞痛患者发生率(95.7%)。说明老年心肌梗死中无痛性心肌梗死多见,在临床诊断中要多加注意。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心肌的收缩功能下降,心肌的顺应性降低,心肌收缩和舒张不协调,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增加导致前负荷增加,患者的心率加快,静脉血氧含量降低,心室出现重构,从而出现心力衰竭[4]。在本文中,观察组心功能Ⅱ、Ⅲ级发生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老年患者更容易发生心功能不全,甚至突发心源性休克死亡。在本文中,观察组患者房颤、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室早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的每个阶段中,都可以发生心律失常,多为早期的室性心律失常,一般来说,心肌梗死发病阶段中,会出现不同类型的心率失常。

    所以,对老年心肌梗死特点研究后发现,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且老年人心肌梗死后房早、房颤、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和室早等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在临床诊断要注意以上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免误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8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