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6期 > 正文
编号:12029456
循证护理在重症肝炎中的应用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5日 陈燕霞
第1页

    参见附件(1536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症肝炎中的作用。方法:将76例重症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减少,总有效率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科学为依据的循证护理,丰富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了重症肝炎患者的护理质量及疗效。

    [关键词] 循证护理;重症肝炎;心理;饮食;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6(a)-119-02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又称实证护理或求证护理,是循证医学(EBM)的分支,于1991年由加拿大Alba Dicenso教授提出,其意为“遵循证据的护理学”。EBN定义为: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佳研究依据,并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愿望与实际情况,三者结合制订出完整的护理方案[1]。重症型病毒性肝炎(FH),简称重症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特殊危重类型,临床多表现为黄疸急剧加深,肝脏迅速缩小,并出现肝臭、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2]。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其病死率高。本科对近3年来收治的重症肝炎患者,在注重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尤其注重对患者在心理和饮食上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达到了满意效果。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2009年收治的重症肝炎患者76例,病原学检测均为乙型肝炎,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18~71岁,平均(39.94±13.12)岁,急性重症肝炎6例,亚急性重症肝炎7例,慢性重症肝炎25例。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19~70岁,平均(38.17±12.23)岁,急性重症肝炎5例,亚急性重症肝炎7例,慢性重症肝炎2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以循证护理为依据,实施心理和饮食上的干预。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和疗效情况,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循证护理路径

    1.3.1 确定问题

    根据重症肝炎的发病特征,提出患者亟需解决的健康问题包括:首先是心理护理,重症肝炎症状较明显,患者有强烈的恐惧及绝望心理,甚至有濒死感,故如何消除患者恐惧、悲观心理是提高疗效的有力保障。其次,重症肝炎患者的食欲差,饮食要求高,因此如何合理饮食也是提高疗效的前提。

    1.3.2 查阅资料,寻找证据

    根据所提出的护理问题应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寻找国内外关于重症肝炎心理和饮食护理方面的文献,以寻找来源于研究领域的实证。

    1.3.3 评价相关实证

    对所获得实证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进行分析、评价,并结合护理专业技能、临床知识经验、患者需求制定并实施护理计划。

    1.4 循证护理实践

    1.4.1 心理护理

    1.4.1.1 循证支持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应用心理学知识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已经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范畴[3]。根据文献检索和临床观察明确重症肝炎患者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有:①焦虑恐惧。焦虑是对某一特定刺激引发条件反应的结果,是后天获得的不良反应[4];恐惧使患者常表现为烦燥不安、精神紧张。重症肝炎患者多病情危重,治疗难度大,常使其不能正视疾病,易产生悲观、恐惧、绝望等不良情绪。②自卑悲观。这是重症肝炎患者的一种特殊而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主要是由于人们普遍缺乏对肝炎的了解,对患者采取歧视态度,使患者产生孤独及被遗弃感,此外,经济负担更加重了患者自卑、悲观的厌世心理,导致病情加重。③易怒。祖国医学认为“情志不调,大怒伤肝”,暴怒可致肝气亢奋,出现心烦易怒等症;由于治疗重症肝炎无特效药物,患者久治不愈,常表现在情绪易激动而好发脾气。④盲目。目前治疗肝炎的药物品种繁多,患者面对疾病往往没有主见,盲目购药自服,效果适得其反;此外患者不够重视疾病,意识不到或不愿承认此病的严重性,以致发生一些不利于护理和治疗的活动。

    1.4.1.2 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通过范例教育和生活关怀,用热情、体贴的语言关心患者,在取得他们信任的前提下,消除患者恐惧疑虑,调动其积极性,勇于正视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护理人员要在采取个性化护理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体现尊重人、关怀人的护理理念,不能歧视患者。护理人员应以最大的同情心,维护他们的自尊,帮助患者自我调节,消除心理障碍。同时密切配合家属,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活动,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随着治疗的开展,给患者介绍与该疾病相关的知识,使其对疾病及疗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重症肝炎患者还宜采取分室治疗和单独护理,避免病情变化相互刺激;其次,护理人员在接待患者时应心平气和,取得其信任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重视患者用药心理,根据病情确定用药方案,引导患者的正确治疗观,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此外在不影响药物疗效的前提下,可根据患者经济能力选择不同档次的药物。

    1.4.2饮食护理

    1.4.2.1 循证支持饮食护理是治疗重症肝炎的一个重要环节,若能合理安排饮食,可以起到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的作用。①清洁。肝脏是一个重要的解毒器官,当肝功能受损时,解毒能力降低,此时若被细菌污染的食物进入肝脏,即可引起肠道感染等并发症。②食量。肝脏在蛋白质及糖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若一次摄入食物过量,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甚至会因产氨过多而诱发肝昏迷。③脂肪。肝脏对调节血脂浓度有重要作用,当肝功能发生障碍时,胆汁分泌、排泄受阻,大量脂肪不能吸收,随粪排出体外。④冷热。当肝功能发生障碍时,肝细胞肿胀,出现渗出性病变及水肿,患者对饮食冷暖特别敏感,饮食稍有不慎则影响消化功能。

    1.4.2.2 护理干预重症肝炎患者一般胃肠道症状突出,应适量给予清淡可口易消化食物,要有充足的热量、适量的蛋白质(主要是植物蛋白如大豆等);不能进食者可经静脉补充葡萄糖;对有水肿、腹水者应限制食盐及液体摄入量,低盐或无盐饮食;食管静脉及胃底静脉曲张者,应以软食及半流质饮食为宜,以免损伤血管,造成大出血;疑有昏迷者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恢复期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逐步增加蛋白质的供给以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同时适当的补充维生素C,以参与肝脏的代谢,促进肝糖原合成。

    急性重症肝炎饮食应清淡、易消化,以糖为主,含有足够维生素及适量蛋白质和脂肪,适当地补充维生素B和C。

    慢性重症肝炎,饮食应以高蛋白(100~150 g/d)、高糖、高维生素及无机盐、低脂肪(35 g/d以下),易消化之软食为宜。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经积极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疗效,并发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见表1,经统计学分析,P<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3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