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8期 > 正文
编号:12028821
依达拉奉治疗早期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2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203KB,2页)。

     [摘要]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研究的患者171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予丹参 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将治疗前后的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作为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治疗后7、14 d,治疗组的ESS评分及ADL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用药安全性方面,两组中治疗前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事件。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改善早期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近远期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 依达拉奉;早期脑梗死;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6(c)-063-02

    依达拉奉注射液为近年用于临床的一种机制明确的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主要用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笔者对2007年5月~2009年8月用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与其他传统治疗方法对比观察,疗效及其安全性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5月~2009年8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和CT、MRI确诊,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共171例。入选患者的欧洲卒中评分(ESS)均小于80分,格拉斯评分6~12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40~80分,且排除了合并有明确精神疾病、严重脏器病变进展或终末期、血管炎与自身免疫性疾病、颅内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等并发症患者。将171例入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其中,男44例,女42例,年龄44~84岁,平均(70.4±9.2)岁,治疗起始距发病时间为3~21 h;对照组85例,其中,男43例,女42例,年龄44~83岁,平均(70.5±9.4)岁,治疗起始距发病时间4~22 h,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既往史、评分和两组治疗起始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给药方法

    发病15 h内完成筛选分组,入选患者开始治疗,对照组予丹参 30 ml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 30 mg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两组1个疗程均为14 d,均采用相同的脱水、抗感染、抗血小板聚集、醒脑等治疗方法。

    1.3 疗效观察

    对纳入研究的两组患者于用药前、用药7 d和14 d,分别测定患者的ESS、ADL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于用药前、用药7、14 d后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及药物不良反应。

    1.4 安全性评估

    临床安全性分析主要观察了两组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基本生化指标的治疗前后动态变化。

    1.5 疗效评价

    ESS和ADL评分判断疗效,以治疗后第14天的ESS和ADL评分作为判断疗效的主要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处理,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两组治疗前基础数据的可比性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两组间的ESS和ADL评分统计分析应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ESS评分比较

    171例患者中,对照组死亡4例;治疗组死亡3例,3例治疗中自动出院,上述患者未纳入统计分析。用药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E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 d两组ESS评分均有明显进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进展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部分结果提示,依达拉奉显著提高了ESS评分,明显促进了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结果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ADL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治疗组ADL评分显著好转,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治疗组ADL评分更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14 d,ADL评分均明显好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ADL评分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提示:依达拉奉治疗明显提高了急性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外周血白细胞(ADL)评分,改善了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具体结果见表2。

    2.3 安全性分析

    对照组、治疗组中,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WBC)、血肌酐(Cr)、谷丙转氨酶(ALT)、清蛋白/球蛋白(A/G)、血K+、Na+、Cl-、空腹血糖(BS)、尿蛋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较正常人高,可能与选择的患者与急性脑血管病应激反应有关。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4 d后复查,治疗组与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的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WBC的升高与脑梗死急性期应激反应有关。见表3。

    3 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而高发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致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从而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最近资料显示,局部血管闭塞后的8~10 min内,局部缺血的中心区脑组织就开始发生不可逆性坏死,周边逐渐形成半暗带区,随着缺血的延续,坏死灶不断扩大。超早期的缺血半暗带区脑保护治疗可以有效延长损伤的神经元活性;延长缺血区脑组织耐受性,有助于逆转或减轻脑损害;自由基则被认为是缺血性脑血管损害的主要因子,在脑组织缺血产生大量自由基,引起继发性的脑组织损害、脑水肿加重、神经细胞坏死和进行性的缺血损害。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后患者临床病症明显改善,自第7天起,神经功能改善即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至第14天时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这表明,治疗组在对脑梗死的治疗前期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脑梗死后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并在缺血后的脑损伤及其后的再灌注中起着关键作用。动物实验已经证实,及时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清除自由基,明显地减轻脑水肿及神经元的缺失。笔者在临床试验中还发现,急性脑梗死后越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患者临床病症改善越明显。

    本试验统计学结果也显示,自治疗第7天起,治疗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于对照组,至14 d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后的随访中发现,发病90 d后,治疗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于对照组,提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不仅可以改善急性期临床效果,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远期的有效率,降低致残率,使大部分患者生活恢复正常,并能重返工作岗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0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