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8期
编号:12028800
复方风湿宁治疗跌打损伤和风湿机制探讨(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18期
     [摘要] 复方风湿宁临床上用于治疗风湿和跌打损伤,试就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及药理机制等方面对治疗跌打损伤和风湿机制加以论述。

    [关键词] 复方风湿宁;跌打损伤;风湿;机制

    [中图分类号] R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6(c)-089-02

    复方风湿宁为治疗风湿的岭南民间验方,民间也曾用于跌打损伤。复方风湿宁收载入《中成药地方标准升国家标准》经络肢体分册,由两面针、七叶莲、威灵仙、宽筋藤、过岗龙、鸡骨香6味药组成,功能主治为祛风除湿、活血散瘀、舒筋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临床以局部疼痛、肿胀青紫、关节肌肉障碍为主要表现,与风湿临床表现同属于骨性关节炎。

    1 病因病机的认识

    跌打损伤为骨伤科常见多发病,为强力外袭、局部筋脉肌肉受损,脉络不利,气血瘀滞而成,临床以局部疼痛、肿胀青紫、关节肌肉障碍为主要表现,以感染性炎症为主,一般伴有出血。本病属中医“伤筋”范畴,人体在瞬间遭受外伤暴力,不论伤及任何部位,均可引起气血损伤。“气血伤,或流失体外,或瘀积体内,或滞留脏腑,或阻塞经络”,从而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症状。本病病机的基本特点是:损伤气血,阻滞经络,累及脏腑,机体阴阳失衡。《整体类要·序》 中说:“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肢体损于外,气血伤于内”之义为“气滞”和“血瘀”二者俱见。凡外伤疾病,从现象上看来是受外来暴力所造成,而实际上不健康的身体虽受轻微之外力,亦能引起伤筋、伤骨,年老体弱者,稍受外伤,即易发生骨折[1]。

    风湿性疾病是一种病因未明,以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风湿性疾病属于中医学“痹证”、“历节”等范畴,是以虚实夹杂为主要表现的虚损性疾病。《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类证治裁·痹症》曰痹久“必有湿痰败血瘀滞经络”。《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曰“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在强调外感因素的同时,指出正气虚弱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

    中医认为导致痹证的各种病因,无论风、寒、湿、热之邪或正气虚弱等,均可导致血瘀的产生。血瘀可出现于各期,血瘀发病过程中既可以成为主要的发病因素,又可作为主要的病理机制而贯穿于整个疾病过程[2]。田雨等[3]认为痹证必有瘀,指出病因病机处处有瘀外,对于痹证,必须重视瘀的存在。江蓉星等[4]分析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一种因虚致病,风寒湿邪入侵而致气滞血瘀、寒凝筋脉而至关节痹痛;另一种因病致虚,跌扑闪挫或风寒湿邪外侵皆致气滞血瘀。

    从临床表现来看,跌打损伤和风湿性疾病炎均为骨性关节炎;从发病机制来看,跌打损伤和风湿性疾病均为气血不足,气滞血瘀,脉络阻滞。因此,跌打损伤和风湿的病因不同,但临床表现和病机存在一致性。

    2 中医治法的研究

    2.1 跌打损伤

    “气血损伤,瘀血为患”,明确指出了气血辨证在伤科中的重要地位及核心所在。石仰山认为:伤科疾病,不论在脏腑、经络(脉),或在皮肉、筋骨,都离不开气血。肢体外伤后气血必乱,筋骨皮肉脉的损伤则内动于脏腑。外伤要反映于内,内伤要反映于外。因此,在辨证上有内外整体观点。在治疗上运用四诊八纲,补虚泻实,以求全面。主要治则为:①应气血兼顾,以血在先,以气为主。对于因损伤而成的疾病,其辩证论治原则,总不离乎气血,主要是建立在“气血并重”之上,不能专主血或专主气而有所偏;治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1,5-7]。② 兼顾次症。心主血脉,主藏神,损伤之后精神烦躁不安。瘀血、伤痛、肿毒等易引起血热,气血损伤之后致外邪易侵而引起系列疾病;故辅以清热解毒、镇惊安神、化浊涤痰法[8]。③宜筋骨并重。肝主筋、肾主骨,日久均可损伤肝肾,从而导致了肝肾亏靡,筋脉经络失于濡养而拘挛,四肢屈伸不利,运步艰难,疼痛敏感等症状。肝脏、肾脏虚实对创伤修复十分重要,因而在治疗上就要筋骨并重[9]。

    2.2 风湿

    风湿病的发病过程,实际上是正气与邪气相争的过程。扶正法适应于以正虚为主的病症,有祛风法、散寒法、清热法、祛湿法、活血祛瘀法、化浊涤痰法等;祛邪法适用于以邪盛为主的病症,如祛风法、清热法、祛湿法、化浊涤痰法、活血祛瘀法等。运用扶正法则,还必须根据邪正盛衰、消长的情况,分清主次、先后,应以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为原则。风湿病的治疗,一般是按照“急则治其本”的原则进行,发作期以祛邪为主,缓解期以扶正为主;邪实较急较重者,祛邪为主兼以扶正。以祛邪之法逐其表邪为先,予补气养血等扶正法以治其本。

    田雨等[3]认为痹证必有瘀,指出对于痹证,病因病机,处处有瘀,必须运用活血祛瘀药。张鸣鹤等认为清热解毒法可以作为风湿等炎症基本治疗方法。

    2.3 跌打损伤和风湿治则比较

    跌打损伤为因病致虚,风湿为因虚致病,二者均为气血损伤,均需补气养血。跌打损伤治则重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清热解毒、兼补肝肾,以活血祛瘀为先,以气为主;风湿治则重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兼补肝肾,以祛风除湿为先,以气为主。故跌打损伤和风湿治则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兼顾清热、补肝肾方面存在一致性,且均注重以气为主。

    3 复方风湿宁方解及各药解析

    复方风湿宁由两面针、七叶莲、威灵仙、宽筋藤、过岗龙、鸡骨香6味药组成。

    两面针归肝、胃经,具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功效,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外治汤火烫伤。《中华本草》傣药卷记载两面针功效为“祛风利水,活血止痛,解毒消肿”。 主治“多温多约,冒米想”(体弱多病,乏力),“阻伤”(跌打损伤),“拢蒙沙喉”(风湿热痹证,肢体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接崩接短”(脘腹疼痛)。《岭南采药录》称两面针能理跌打及蛇伤,患牙痛,煎水含漱[10]。

    七叶莲祛风止痛,舒筋活络。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疼痛,跌打伤痛等。

    宽筋藤具舒筋活络、清热利湿之功,治风湿筋骨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版纳傣医药与泰国兰纳医药均用宽筋藤滋补身体,用来治疗气血不足,体弱多病等。除此之外,版纳傣医学认为本品还具有镇心安神,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心慌、心跳[11]。

    过岗龙归肾经,具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四肢麻木。

    威灵仙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威灵仙走而不守,宣行气道而奏效。近年来,威灵仙及其制剂在骨科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威灵仙煎剂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及阴性菌、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而临床用于治疗各种外科急性化脓性炎症,收效良好[12]。

    鸡骨香入心、肺、肝、胃、肾五经。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本品行气止痛、舒筋活络,治跌打扭伤、风湿性关节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功能紊乱、胃肠胀气。

    综上所述,本方6味药材其功能主治均可用于治疗风湿和跌打损伤。方中重用两面针、七叶莲祛风消肿,散瘀止痛为君药,两面针长于行气,七叶莲偏于止痛。过岗龙祛风除湿,舒筋活络,长于活血散瘀;鸡骨香行气止痛、祛风除湿,偏于畅行气滞,合用使气血畅通,通则痛止,共为臣药。威灵仙走窜通络力胜,善于祛风湿除痹痛;宽筋藤舒筋活络、清热解毒为主,二药合用,加强君臣药的祛风湿、活血瘀、散寒邪、通经络的功效。, 百拇医药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