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026351
血细胞参数及凝血指标对创伤后并发症及死亡结局的预测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5日 裘 辉
第1页

    参见附件(1248KB,2页)。

     近年来研究发现,血小板不仅在凝血机制中担当重要角色,而且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严重创伤后由于强烈而持续的应激刺激,血小板在黏附聚集的同时,能释放某些活性物质,如血小板活性因子(PAF)、前列腺素G2(PGG2)、血栓素A2(TXA2)等,产生十分复杂而活跃的生物学效应。这些活性物质或是改变凝血状态,引起血管收缩;或是参与血流调控,改变血管舒张及通透性;或是加强炎症反应,刺激炎性细胞聚集、炎性介质大量释放等,从而在创伤后MODS的形成中发挥影响和作用。因此,创伤后血小板的过度消耗是提示预后不佳的一个重要信号[2]。本文的结果也证明创伤死亡和并发症组的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

    严重创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凝血系统的激活,主要是通过外源性凝血途径来启动[3]。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坏死使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其中尤以组织因子较多,进一步激活凝血酶,促进纤维蛋白的形成;同时,由于全身性抗凝机制(如抗凝血酶Ⅲ系统、蛋白C系统、组织因子通道抑制系统)受到破坏,激活的纤溶系统又被Ⅰ型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因子(PAI-1)所抑制,都将导致伤者的凝血功能紊乱,致使DIC甚至MODS的发生[4]。本文观察可见,创伤死亡组和并发症组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延长,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表明凝血功能紊乱的程度更为显著,预示着其结局及预后不良。

    综上所述,血细胞参数和凝血指标对创伤后并发症和死亡结局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检查操作简单而便利,技术较为成熟,有助于伤情的评估和预后的判断。

    [参考文献]

    [1]王正国. 创伤学——基础与临床(上)[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78-94.

    [2]Gando S, Nanzaki S, Kemmotsu O.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and sustained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predict organ dysfunctions after trauma: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decision analysis[J]. Ann Surg, 1999, 229(1):121-127.

    [3]Keel M, Trentz O. Pathophysiology of polytrauma[J]. Injury, 2005, 36(6):691-709.

    [4]Levi M, van der Poll T. Two-way interactions between inflammation and coagulation[J]. Trends Cardiovasc Med, 2005,15(7):254-259.

    (收稿日期:2010-05-31)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4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