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026435
人工流产术中两种镇痛方法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302KB,2页)。

     [摘要] 目的:比较盐酸利多卡因及盐酸布比卡因联合应用于宫颈神经阻滞麻醉加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与芬太尼加异丙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中的效果。方法:将孕7~11周要求无痛人工流产而无禁忌证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前者用2%盐酸利多卡因及0.75%盐酸布比卡因等量混合液,行宫颈局部麻醉,并于人工流产术前1 h及术后,分别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0.4 mg和0.2 mg。对照组行异丙酚加芬太尼静脉麻醉后人工流产术。结果:两组术中镇痛效果、宫颈松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缩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均明显小于或短于对照组(P分别为<0.01和<0.05)。结论:两种无痛人工流产方法均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各有其特点,宫颈局部麻醉加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宫颈神经阻滞麻醉;静脉麻醉;无痛人工流产

    [中图分类号] R714.2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7(a)-090-02

    人工流产是终止早期妊娠的主要方法之一,手术虽短小、简单,但是常给患者带来紧张、疼痛及其他不适。寻找更安全、经济、有效的镇痛方法,已成为众多早孕者的迫切需求。本文对人工流产术中常用的两种镇痛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0月在本院妇产科门诊确诊为早孕,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而无禁忌证者240例,年龄17~45岁,孕次1~7次,产次0~2次,孕周为7~11周,术前常规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且除外心、肝、肾及呼吸、血液系统疾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两组年龄、孕周、孕次、产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观察组:受术者术前1 h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0.4 mg,常规体位、消毒、铺巾、暴露宫颈后,在距宫颈外缘0.5 cm的4点及11点处分别进针约1.5 cm,抽吸无回血后各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及0.75%盐酸布比卡因等量混合液3~4 ml,常规行负压吸引术,术毕再给予米索前列醇0.2 mg舌下含化。对照组:受术者术前常规禁食6 h,术时建立静脉通路、吸氧,于1~2 min内静脉注射丙泊酚120 mg及芬太尼0.1 mg,待睫毛反射消失后立即行吸宫术,术中由麻醉师全程监护。两组手术均由专人操作。观察两组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宫颈松弛情况、宫缩幅度及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及术后阴道流血时间。

    1.3 效果评价

    镇痛评定标准,显效:患者在术中安全、安静、无痛苦表情,无明显肢体扭动。有效:患者在术中仅有痛苦表情,伴轻微肢体扭动。无效:患者诉腹痛、表情痛苦,有明显肢体扭动、呻吟、出汗。宫颈松弛判断标准:以宫颈内口可直接进入6.5号扩张器为松弛,宫颈内口须用5号以下扩张器逐号扩张为不松弛,介于两者之间为较松弛。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镇痛效果比较

    两组术中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宫颈松弛情况比较

    两组宫颈松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宫缩幅度及术中出血量比较

    两组宫缩幅度及术中出血量比较,以术前宫腔深度与术后宫腔深度之差代表宫缩幅度,观察组子宫收缩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子宫过度松软,手术操作难度较大。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对照组有13例术中出血量达到100 ml,见表3。

    2.4 不良反应

    对照组发生一过性呼吸抑制42例(35%),肢体扭动 12例(10%),呕吐11例(9.2%)。观察组无一例发生一过性呼吸抑制及肢体扭动,呕吐12例(1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5 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比较

    观察组为(4.4±0.8) d,对照组为(7.8±1.1) 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阴道流血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

    3 讨论

    理想的无痛人工流产要求操作简便、起效快、维持时间短、恢复迅速、无不良反应等。人工流产术中的疼痛是由于扩张宫颈及手术刺激子宫所引起,人工流产综合征是因宫颈受牵拉、扩张的刺激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所致。通过本报道表明,盐酸利多卡因与盐酸布比卡因联合应用于宫颈神经阻滞麻醉并加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与芬太尼加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术中均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两种方法各有其特点。

    盐酸利多卡因和盐酸布比卡因为酰胺类化合物,通过影响宫颈部位神经膜蛋白的钠离子通道而发生阻滞作用。布比卡因为长效的局部麻醉药,其镇痛时间是利多卡因的2.6倍,而利多卡因的麻醉起效时间比布比卡因快2.1倍,两者联合应用起效快、时效长、作用互补,增强了术中镇痛效果,减轻了术后宫缩痛,未增加副反应,且术前均不需作皮试,两者配伍用于宫颈旁神经阻滞,可阻断局部神经传导,使子宫颈平滑肌松弛变软,达到镇痛和扩张宫颈的作用[1-2],吸管进出宫颈时的阻力小,术者很容易找到胚胎的着床部位,减少了对宫颈和宫体的刺激,从而有效预防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米索前列醇为前列腺素衍生物,具有兴奋子宫平滑肌和扩张宫颈的作用,可增强局麻药松弛宫颈的作用[3],于术前1 h及术后分别给予米索前列醇0.4 mg和0.2 mg舌下含化,为加速其吸收发挥了作用,既扩张了宫颈,又使子宫不过度松软,使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缩短。此种局麻加口服米索前列醇的方法用于人工流产,使患者在安全,清醒与镇痛的状态下手术,术前无需禁食及常规建立静脉通路,医师与患者能言语交流,患者有合作能力,术中发生一过性呼吸抑制可能性小,故更适合妊娠10周以上、手术时间长、难度大的人工流产术。如过期流产胚胎组织稽留时间较长,组织机化并与子宫壁粘连者;有剖宫产史,时间不足1年而受孕者;哺乳期受孕者。其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廉,尤其适用于门诊患者,多无麻醉医师全程监护的基层医院,值得临床推广。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的快速、短效静脉麻醉药,静脉注射诱导起效快、经过平稳、持续时间短、苏醒快而安全,持续输注后无蓄积,但其主要作用是镇静,镇痛作用弱,对呼吸循环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引起呼吸变浅、频率减慢,甚至呼吸暂停,需要行呼吸支持,必要时行气管插管,且患者处于无意识状态,扩张宫颈时常出现无意识的身体扭动,增加了手术风险,术中需严密监护。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应用可达到满意的镇静、镇痛效果[4-5],使患者处于安全麻醉状态,使患者舒适无心理负担,无恐惧感,术后患者苏醒快而安全,持续用药后无蓄积,但术中如遇扩宫难等强刺激或手术时间长,需多次追加用药量时,发生一过性呼吸抑制可能性大,故更适用于妊娠10周以内,估计手术时间短,难度小的人工流产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0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