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009235
人工空气负离子疗法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5日 陶名章 李 慧 陈少周 李海涛
第1页

    参见附件(1516KB,2页)。

     1.2治疗方法

    实验组接受济南新活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氧卫士氧魔方负离子臭氧生成器(型号XH-A8氧魔方牌)治疗,对照组用日本赛路美株式会社(Serumi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生产的负离子维他命疗养机(型号:MIS-05)治疗。两组均按照以下标准进行治疗。白天:开启负离子开关,患者端坐于仪器负离子发射窗口40~50 cm处,面对仪器负离子发射口,每天2次,每次10~20 min;夜间入睡时:开启仪器负离子开关,将仪器放置于患者床头20 cm处,仪器负离子发射窗略高于患者头部,每晚1次,每次10~20 min。仪器设定工作时间,治疗时间完成时仪器自动停止工作。治疗30 d后进行临床效果评价。

    1.3 评定方法

    睡眠质量测定: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作为评测的工具和方法[9]。PSQI 由23个项目构成, 根据研究需要笔者采用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6项指标来评分。每个指标按0、1、2、3 来记分,得分越高,相对应的睡眠指标越差。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各评定1 次,由两位经过正规培训的工作人员联合检查,独立评分,一致性>90%。

    1.4 统计学方法

    治疗前后做自身比较,治疗后做组间比较。采用SPSS 1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在睡眠质量方面,对PSQI中的6个因子和总分进行治疗前后比较。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入睡时间缩短、睡眠时间延长、睡眠中断次数减少、睡眠质量提高、日间功能改善, 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和63%,见表1。两组两个独立样本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524,P<0.05)。这表明:与MIS-05型负离子空气维他命疗养机相比,XH-A8型氧卫士氧魔方负离子臭氧生成器治疗失眠效果更佳。

    该产品属物理康复治疗器,不直接与人体接触。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事件和副作用,提示该仪器在临床应用是安全可靠的。

    3 讨论

    失眠是指睡眠的始发和睡眠维持发生障碍,致使睡眠质量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而明显影响患者白天活动的一种睡眠障碍综合征,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睡眠-觉醒是中枢特定结构主动活动的结果,它不依赖于自然界的昼夜交替,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原因之一[10] 。因此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使其趋于平衡,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可以改善失眠状况。

    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分布的负电荷始终多于细胞膜外分布的正电荷,细胞膜内的电位比细胞膜外的低,质膜两侧存在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形成一个稳定的直流负电位[11]。这个细胞膜负电位维持着人体各种器官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力而使其健康。由于环境污染、病菌、病毒、过度疲劳、不当食物和年龄老化等原因,使细胞内负离子减少,负电荷储量不足,细胞膜电位减少而偏离正常值,出现静息电位异常,细胞生命活动功能减弱,人体器官功能随之出现障碍,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当失眠症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的副交感神经细胞膜内表面负电荷减少,静息电位下降,副交感神经就不能正常发挥其抑制兴奋的功能,从而导致失眠。负离子生成器产生的负离子给人体组织器官中那些处于病理电位的细胞提供高浓度的负离子,激活细胞,增大细胞膜电位,使其恢复到正常值,消除其病理电位,使细胞生命活动功能恢复正常,从而使器官功能恢复正常,患者疾病得到治疗而康复。

    本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和63%。两组两个独立样本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524,P<0.05),表明与MIS-05型负离子空气维他命疗养机相比,XH-A8型氧卫士氧魔方负离子臭氧生成器治疗失眠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范亮.失眠及临床药物治疗[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6,3(1):35-37.

    [2]李雁鹏,张鹏,储静,等.药物、认知-行为疗法及其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失眠的对照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0, 35(1):83-87.

    [3]赵忠新.临床睡眠障碍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98-141.

    [4]Roth T.Insomnia: definition, prevalence, etiology and consequences[J].J Clin Sleep Med,2007,3(Suppl):7-10.

    [5]McCurry SM,Logsdon RG,Teri L,et al.Evidence based 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for insomnia in older adults[J].Psychol Aging,2007,22(1):18-27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1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