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006953
采用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1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407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4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及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均行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2年,平均15个月。结果: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术后患者生活基本可自理。神经功能改善根据JOA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22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5.0%,椎间植骨融合率为100%。结论: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安全有效,稳定效果好,值得应用。

    [关键词] 颈前路减压;内固定;脊髓型颈椎病;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274.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2(b)-172-02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椎体退化及相邻软组织的退变造成了对脊髓的直接压迫,加上剧烈的运动或长期的不良姿势等动态因素的影响,导致脊髓受压或脊髓缺血,继而出现脊髓的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四肢麻木无力、活动不灵、走路时有踩棉花的感觉等。本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患者,平均年龄50~55岁。由于脊髓型颈椎病起病隐匿,不同个体间差异较大,脊髓受损表现多种多样,其发展速度、趋势和转归也各有差异, 一般需积极手术治疗解除脊髓压迫和节段性不稳[1]。笔者采用颈前路减压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40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10年1月本院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0~72岁,平均54.5岁,病程3周~10年,平均20个月。病变累及1个间隙34例,累及2个间隙6例。患者以下肢麻木、活动不灵、走路如踩棉花感觉为主26例,以上肢麻木、颈肩痛为主14例,全部患者术前均行X线、MRI检查。X线显示:以颈椎生理性退变表现为主,如弧度减小、椎间隙狭窄、骨质增生等。MRI检查:颈椎间盘变性突出,椎体骨赘形成,脊髓受压。

    1.2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气管插管全麻,或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行颈前右侧斜切口或横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分离血管、神经,充分暴漏病变椎体或椎间隙的前方,透视下确定病变椎间隙以及上下椎体,然后进行充分减压,切勿伤及两侧椎动脉、脊髓以及神经根。自体髂骨或钛网植入,带锁的钛板螺钉内固定。透视确认位置满意后,置橡皮引流条,逐层缝合切口。术后常规监护,应用脱水剂、激素以及抗生素治疗5~7 d,佩戴颈围3个月。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及床边活动。术后第3、6个月摄颈椎正侧位片复查。

    1.3 疗效评定

    ①神经功能改善:神经功能恢复率为(术后JOA评分-术前JOA评分)/(17-术前JOA评分)×100%。改善率≥75%为优,改善率为50%~74%为良,改善率为25%~49%为可,改善率≤24%为差。②临床功能评价:优,四肢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自我感觉无异常,排便功能正常,生活能自理;良,四肢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自我感觉较好,易疲劳,生活基本自理;可,运动受限,上下肢无力,仅能借助手杖行动,生活尚可自理;差:步态不稳,双手无力,常需卧床。有效=优+良+可。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患者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5个月,术后3~6个月行X线复查,植骨块、钛板和螺钉无松动脱落,颈椎的高度和曲度基本恢复正常,椎间植骨融合率为100%。颈椎MRI检查显示脊髓压迫因素解除或明显缓解。神经功能改善JOA评分术前(9.0±2.2)分,术后(16.8±3.4)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神经功能改善优良率为85%,生活功能改善有效率为97.5%,见表1。

    3 讨论

    脊髓型颈椎病虽然较为少见,但症状严重,且多以隐性侵袭的形式发展,易误诊为其他疾患而延误治疗时机,因此其在诸型颈椎病中处于重要地位。其主要压迫或刺激脊髓及伴行血管而出现脊髓神经的感觉、运动、反射与排便功能障碍。

    3.1 手术患者的选择

    急性进行性颈脊髓受压症状明显,经临床检查或其他特种检查(MRI、CT检查等)证实者,应尽快手术;病程较长,症状持续加重而又诊断明确者;脊髓受压症状虽为中度或轻度,但经非手术疗法治疗1~2个疗程以上无改善而又影响工作者。手术还应考虑到患者身体状况,防止出现医源性损伤。

    3.2 入路及术式

    治疗该类患者时视病情、患者全身状态、手术操作习惯等选择最为有效的手术入路及术式。对以锥体束受压症状为主者,原则上采取前方入路而对以感觉障碍为主伴有颈椎椎管狭窄者,则以颈后路手术为主;对两种症状均较明显者视术者习惯先选择前路或后路1~3个月后再根据恢复情况决定需否另一入路减压术。 对因髓核突出或脱出所致者,先行髓核摘除术,之后酌情选择界面内固定术植骨融合术或人工椎间盘植入术;对因骨刺压迫脊髓所致者,可酌情选择相应的术式切除骨赘;施术椎节的范围视临床症状及MRI检查结果而定,原则上应局限于受压的椎节。后路手术目前以半椎板切除椎管成形术为理想,操作时应注意减压范围要充分,尽量减少对椎节稳定性的破坏[2]。

    3.3 手术时机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短期非手术治疗无改善,尤其症状持续半年以上、压迫率<0.4、脊髓横截面积<40 mm2、MRI检查T2MR像显示脊髓高信号者具有最佳手术时机[3],但是当脊髓损伤严重不可逆,症状严重时,手术解除压迫也有缓解症状的可能,且手术可以恢复病变椎段的稳定性。

    3.4 手术优点

    前路减压植骨加钛板内固定可以提高融合节段的稳定性,且植骨块不易移位、脱落,间接提高植骨融合率。本文植骨融合率达100%。前路减压和稳定手术同时完成,符合解剖及生理要求,避免了二次手术。同时钛金属与人体相容性好,无磁性,对MRI检查无明显影响[4]。术后仅需颈托保护,护理及功能锻炼方便,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采用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0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