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082094
十二指肠乳头肿块诊治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25日 刘培 黄圣旺 江细民
第1页

    参见附件(1419KB,2页)。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诊断、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3月~2010年9月收治的23例十二指肠乳头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均成功进行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病理检查见良性病变者12例,占52.17%;恶性病变者为11例,占47.83%。良性病变以腺瘤为主,占39.13%(9/23);恶性病变以低分化腺癌为主,占34.78%(8/23)。23例患者术后无一例出现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3/23)。经积极对症治疗后,所有患者均住院12~15 d痊愈出院。结论: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手术成功率高,术后患者住院时间较短,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肿块;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656.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2(c)-179-02

    近些年有不少文献[1]报道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现将本院2007年3月~2010年9月收治的23例十二指肠乳头肿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初步探讨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诊断、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处理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7年3月~2010年9月收治的23例十二指肠乳头肿块患者为本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并结合B超或CT检查结果初步确诊为十二指肠乳头肿块。23例患者中,男13例,女10例;患者年龄45~78岁,平均(62.4±1.5)岁,其中45~60岁者10例,61~70岁者11例,70岁以上者2例。其中临床表现为进行性黄疸加重者15例次,为上腹部隐痛、饱胀不适者13例次,出现贫血、黑便者5例次,同时伴发急性胰腺炎者1例次。

    1.2 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进行血清学总胆红素检查,有增高者23例;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增高者23例。所有患者均行B超检查,结果发现20例患者均存在有一定程度肝内、肝外胆管扩张,且伴乳头部低回声改变。18例患者行CT检查发现13例患者有十二指肠乳头部占位性病变。17例患者行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结果见乳头部有肿块突出,且表面出血糜烂者14例,经活检结果14例均为十二指肠肿瘤。14例次进行逆行胰胆管造影见10例乳头部如菜花样改变,且肝内外胆管及胰管出现扩张。11例次进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见9例肝内外胆管有扩张,且胆总管末端信号突然中断,并出现软组织信号。

    1.3 手术方法

    23例患者均手术切除十二指肠乳头局部肿块。所有患者均于右肋缘下做一切口入腹进行全面腹腔探查,探查从肝、后腹膜开始,经盆腔、胰头周围淋巴结等探查肿块大小、活动度、范围、有无出现浸润及转移。若未出现浸润、转移则行局部肿块切除术。先将十二指肠、胰头游离,斜行将十二指肠切开、显露乳头肿块,并通过胆道探子将肿块周围0.5~2.0 cm环形切除肿瘤,同时将胆总管边缘、胰头边缘分别与十二指肠边缘间断缝合。肿块切除后如胰胆管存在共同开口者则进行胆总管、胰管“V”形成形重建术,并确切止血。术中进行快速病理检查以确定切缘无肿瘤细胞残留,并进行十二指肠减压引流、胰管内脑室引流管引流及胆总管内“T”管引流。缝合十二指肠前壁、胆总管后放置腹腔引流管引流。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数据统计描述。

    2 结果

    2.1 手术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发现无一例出现浸润和转移,23例患者均成功进行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23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如表1所示,23例十二指肠肿块患者中良性病变中以腺瘤为主,占39.13%(9/23)。恶性病变以低分化腺癌为主,占34.78%(8/23)。

    2.2 术后并发症处理

    术后进行胃肠道减压、保肝、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23例患者无一例出现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者共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其中术后24 h内患者发生胆漏者1例,行通畅引流14 d后痊愈出院;术后第5天有1例患者出现吻合口出血,及时经胃窦减压管进行凝血酶、去甲肾上腺素治疗1 d后吻合口出血停止。此外,发生切口感染者1例,经定期换药、引流及局部理疗后10 d愈合。所有患者均住院12~15 d痊愈出院。

    3 讨论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通常较少见,其病变有良性、恶性之分。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黄疸、呕吐、腹痛、消瘦等,其中主要以进行性黄疸较为多见。如本研究中以进行性黄疸入院者占65.22%(15/23)之多。常用于诊断该病的检查方法包括B超、CT检查、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纤维十二指肠镜检及逆行胰胆管造影等,其中B超、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因其具有无创性优点而通常作为首要的筛选辅助检查手段[2],而纤维十二指肠镜检及逆行胰胆管造影则通常作为确诊手段。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传统上一般都提倡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但该术式具有切除范围较广,且创伤大、技术较难等缺点[3],而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手术,国内有不少文献报道[4-5],对于直径在3.0 cm以下者,肿块局限在壶腹部且无浸润和转移、处于T1期癌,可进行局部切除手术。而且,目前该观点获得了国内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同,他们认为只要严格掌握了其手术适应证,局部切除手术能降低患者死亡率低,能提高术后患者生存质量[6]。

    从本研究可以看出,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手术成功率高,术后患者住院时间较短,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马瑞亮,张霆,路辉.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6,21(12):895-896.

    [2]杨建锋,张筱风,张啸.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内镜下切除[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1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