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079785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退行性脊柱侧弯的治疗效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25日 翟洪亮
第1页

    参见附件(1985KB,2页)。

     1.3 疗效评定方法

    以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分数为准,改善率为100%时为治愈,改善率大于60%为显效,25%~60%为治疗有效,小于25%为治疗无效。同时对患者Cobb角改善程度进行测量。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所有数据均进行计算机输入,以SPSS 18.0软件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以及Cobb角改善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后,详细结果见表1。

    对照组43例患者有12例治疗无效,治疗优良率为72.1%,实验组中出现4例治疗无效,治疗优良率为90.9%。经SPSS 18.0软件统计,χ2=5.13,P<0.05,两组之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两组患者Cobb角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后发现,对照组大部分患者在复查期间内侧弯、矢状位畸形以及半脱位均没有加重现象。实验组患者术前平均Cobb角度为39.11°,经治疗后平均角度为23.06°。

    3 讨论

    退行性脊柱侧弯多发生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阶层,以椎间盘退变为发病的使动因素。患者由于椎间盘退变引发的撕裂磨损、椎间隙高度丢失后,使脊柱的后柱受力加剧,导致小关节突关节面磨损和退变严重,小关节的方向走行发生异常,咬合关系失常,进而引发小关节位置改变[2]。由于椎间盘关节突关节角度异常以及椎间盘高度改变等原因造成韧带松弛,椎体发生倾斜,非对称性的椎间隙塌陷在冠状面上形成侧凹,凸侧张应力加大,凹侧压应力加大,导致关节突关节的退变更为严重,关节突肥大增生,引起中央椎管和椎间孔狭窄,椎体稳定性丧失,椎管形态与神经根的关系发生变化,形成对神经根的压迫。神经根受压的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麻木,椎管或椎间孔狭窄的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3]。

    对于退行性脊柱侧弯的治疗要遵循稳定脊柱为首、矫正畸形和改善外观为次的观点,以保证患者脊柱稳定性为治疗原则[4]。内固定术自20世纪80年代首次报告被成功应用以来,由于其自身与组织良好的相容性、稳定可靠的固定作用以及较高的安全性等原因,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采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可在保证患者脊柱稳定的同时,实现良好的畸形矫正和外观改善,并发症和复发率较低,应用前景非常理想[5]。本组病例中,采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其Cobb角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矫形效果明显。在治疗效果上,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也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0.9%,证明了上述说法。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作为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治疗效果显著的方法,其手术过程也较为复杂。医师要根据X线片对冠状位、矢状位畸形、节段性椎管狭窄程度以及椎体半脱位的侧移距离进行准确了解,判断患者疼痛来源,确定减压位置。同时也要对患者的骨质疏松情况进行了解,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提高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郑杰,张冬生,杨永宏,等.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7,25(6):705-706.

    [2]王珏,王义生,刘宏建,等.退行性脊柱侧弯不同手术方式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6):18-19.

    [3]何祖胜,白靖平,锡林宝勒日,等.脊柱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椎间盘疾病的系统评价[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5,28(5):420-42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8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