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07759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和胆漏原因及预防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5日 王大伟
第1页

    参见附件(2145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疗效和胆漏原因及预防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行LC 治疗的180例患者资料,并选取同期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的60例及常规开腹行胆囊切除术60例患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LC组和小切口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常规组(P<0.05),而3组间并发胆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患效果良好,均优于传统方法,而术后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防治胆漏,疗效确切。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胆漏;预防

    [中图分类号] R575.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4(a)-144-02

    胆囊息肉、胆石症等是发生在胆囊的常见多发病,且发现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常用外科手段治疗,以往多采用开腹行胆囊切除术,现多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其效果良好,现将三者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行胆囊手术300例资料,其中患者行LC 180例,同期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患者60例,常规开腹行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本组男215例,女85例,年龄25~68岁,平均(39.8±5.9)岁。原发病:单纯胆囊结石129例,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122例,胆囊息肉49例。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原发病以及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采用传统剖腹式胆囊切除手术方法,切口长度为10~14 cm,以右肋缘下顺行切除为主,必要时放置引流管。

    1.2.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均头高脚低位,左倾15°,脐部穿刺四孔法建立CO2人工气腹,成功后置入腹腔镜,观察腹腔内的情况,先在calot三角区分离钳钝性分离出胆囊动脉及胆囊管等,分别施钛夹夹住并切断,分离胆囊后取出。术中注意保护肝脏、胆道及附近腹腔脏器。常规肝下放置一乳胶引流管,从锁骨中线或腋前线肋缘下穿刺引出,外接负压带。

    根据引流量确定拔出引流管时间,多在引流量<10 ml/d后拔出,必要时腹部B超无腹腔积液后拔出引流管。若引流量在200~500 ml/d,且在1周内无明显减少,应保持引流管通畅,4周后经引流管造影以明确胆漏部位进一步处理;若引流量>500 ml/d应立刻开腹探查。

    1.2.3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取右肋缘下经腹直肌切口,切口长3~6 cm,入腹后暴露Calot三角区,分离胆囊动脉及胆囊管,胆囊动脉用钛夹剪断,胆囊管上钛夹后暂不切断。用电刀完全游离胆囊,辨清胆囊管与胆总管的解剖关系后切断胆囊管[1]。

    1.3 观察指标

    术后记录患者恢复情况,包括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后胆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等。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 (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比较

    见表1。

    由表1可见本组出现胆漏4例,全部为胆结石患者行LC者。均引流量<200 ml/d,留置引流管3~7 d待无胆汁样液引出后,复查B超无腹腔积液后拔出引流管。

    3 讨论

    胆囊炎及胆囊结石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手术切除胆囊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之一。LC是现代微创外科手术之一,法国Mouret 于1987年成功完成第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因其创伤小、反应轻、对内脏干扰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多数胆结石患者接受,但该手术在摄像头监视下完成,对整体图像显露相对较差,术者视野受限,导致其术中对整个肝外胆道系统的立体判断受限,手术成功取决于术者手术操作经验的积累,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术后并发症时有发生,胆漏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LC术后胆漏发生率较开腹胆囊切除术高,发生率为0.26%~8.00%,造成胆漏的原因不一,以胆囊床毛细胆管胆漏和迷走胆管损伤胆漏较常见[2]。

    笔者比较了LC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效果,发现两者均以微创为基础,术后恢复情况都比较好,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手术方式。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皮肤切口小,但手术视野大,可对整个腹腔脏器的情况同时探查,手术准确,胆漏较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较多,对腹腔干扰小,但手术视野小,只能在局部范围内做探查,术后有胆漏风险。

    术后胆漏量一般较少,经引流多能自愈,但应充分引流[3],若过分强调微创不放引流管,有可能导致胆漏患者需开腹二次手术,增加患者痛苦[4],笔者常规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且LC术后利用腹壁原有戳孔置入引流管简单易行,不必另外打孔,患者痛苦小,易接受。

    综述以上,LC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患均能收到良好效果,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4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