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076492
双管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首次血肿清除量及穿刺时机选择(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5日 任翔 周文胜
第1页

    参见附件(1853KB,2页)。

     2 结果

    2.1 患者发病至穿刺时间

    发病至穿刺时间<4 h者14例,4~7 h者44例,7~24 h者54例,>24 h者28例。按照发病至穿刺时间将患者分为4组,各组患者的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4组患者首次血肿清除率比较

    术后首次血肿清除率=(术前血肿量-术后血肿量)/术前血肿量。患者首次血肿清除率为70.8%~92.1%,平均为83.4%,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4组患者术后14 d GCS评分比较

    见表1。

    由表1可见,4组间术后14 d GC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P=0.002),发病至穿刺时间<4 h组与发病至穿刺时间4~7 h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4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

    再出血发生率发病至穿刺时间<4 h组3例(21.4%);4~7 h组1例(2.3%),7~24 h组1例(1.9%),>24 h组0例。<4 h组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

    2.5 4组患者预后比较

    见表2。

    由表2可见,发病到穿刺时间<7 h患者的预后良好者明显高于>7 h患者,重残及死亡率明显低于>7 h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通常血肿在出血后20~30 min内形成,此后出血逐渐停止,62%的患者出血2 h后不再继续出血[2],6 h后出血完全停止;血肿周围6~7 h后开始有血清渗出,因凝血酶级联反应产生大量凝血酶,导致脑水肿,脑实质坏死,而这种继发性损害的后果比出血本身更严重[3]。早期彻底清除血肿、有效降低颅内压、防止再次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基础。过早清除血肿可能导致再出血的发生,太迟清除血肿可能因脑水肿等引起脑组织不可逆的损害,寻找血肿的最佳清除时机与途径,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关键。

    有学者认为,12 h内穿刺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为理想的时期[4-5],本组患者资料显示,发病至穿刺时间在4 h以内与4~7 h的患者,术后14 d GCS评分及预后无差异,优于发病7 h以上穿刺组,但再出血发生率明显增多,提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4~7 h内进行穿刺是最佳时机。

    笔者选用在侧脑室与血肿内同时穿刺引流,可以通过侧室引流达到调节颅内压的目的:一次可以较多血量时,笔者采用关闭侧脑室引流针的方式来防止颅压过快下降;当血肿凝固,需要注入尿激酶冲洗液时,笔者通过开放侧脑室穿刺针的方式来降低颅压。这样可以动态调节颅内压,能最大限度地一次性清除血肿,本组患者首次血肿清除率达到83.4%。

    综上所述,侧脑室与血肿放置同时放置一次性血肿穿刺针引流,能有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穿刺的最佳时机为脑出血4~7 h内。

    [参考文献]

    [1]周良辅,庞力.高血压脑出血的微侵袭手术治疗-前瞻随机多中心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1,9(2):151-154.

    [2]韦武腾.微创穿刺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00例体会[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4,9(5):372-37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5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