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076891
老年晚期肿瘤的麻醉与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5日 王松
第1页

    参见附件(1927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晚期肿瘤患者麻醉时,选择适宜的麻醉方法对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05例老年晚期肿瘤患者,于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入室后先做硬膜外穿刺置管后再作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术中监测HR、MAP、SpO2。结果:患者在术前至术毕拔管后MAP、HR无特殊变化。结论:连续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在插管后和术中血压、心率波动小。老年晚期肿瘤患者的麻醉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对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相对恒定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全身麻醉;血流动力学;老年;晚期肿瘤

    [中图分类号] R614.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4(b)-072-02

    本院是以治疗肿瘤为主的综合性医院。2006年3月~2008年6月笔者观察外科手术治疗各类肿瘤175例,其中高龄晚期肿瘤占60%,现将手术麻醉及术中血流动力学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105例患者,男性49例,女性56例,年龄65~87岁,70岁以上占30%。其中,直肠癌24例,肺癌15例,胃癌16例,乳腺癌39例,子宫卵巢癌11例。本组患者ASAⅡ~Ⅲ级。术前检查一般状况差者76例,其中贫血及低蛋白血症者25例,二次手术者8例,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者6例,恶液质及腹水者10例,心电图改变者38例。

    1.2 方法

    根据老年人病理生理的特殊变化,本组患者选择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患者于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入室后先作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实验剂量无全脊麻症状,导管确在硬膜外腔后,首次剂量为1.6%利多卡因5 ml,阻滞平面控制在手术要求范围,再作全麻诱导气管插管[1-2]。用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2 μg/kg,依托咪酯0.3 mg/kg,罗库溴铵0.6 mg/kg静脉诱导。麻醉维持以芬太尼、罗库溴铵间断静脉注射,七氟醚吸入和硬膜外注射上述局麻药液维持麻醉适宜深度[3-4]。术中监测HR、MAP、SpO2。

    1.3 统计学处理

    观察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在术前至术毕拔管后MAP、HR无特殊变化,术中各监测时段MAP、HR变化见表1。

    3讨论

    高龄晚期肿瘤患者由于机体组织形态和脏器功能不断发生退行性变化,储备能力和代偿能力减退,以致机体常处于超负荷过重的状态,因此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脱水及心肺肝肾功能的衰退。尤其这类患者大量应用抗癌药物治疗,特别是经过化疗和放疗的治疗后,体质消耗较大,机体免疫和应激能力都有所降低,对麻醉及手术耐受力差,给手术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在围术期需要严格掌握麻醉用药的浓度和剂量,要根据老年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高龄晚期肿瘤患者由于循环功能减退,心功能代偿力降低,因此术中要密切观察血压、心率的变化,术中充分补足血容量,调节和改善循环功能,维持患者术中血压的相对恒定。

    全麻气管插管期间由于机械刺激咽喉和气管的神经末梢,可引起交感肾上腺素的应激反应[5-6],其中平均动脉压和去甲肾上腺素显著增加。硬膜外麻醉可阻断肾交感神经,使血浆肾素活性下降[7-8]。结果表明,连续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在插管后和术中血压、心率波动小。高位硬膜外复合全麻能抑制气管插管对心血管的应激反应。高位硬膜外阻滞能阻断相当部分交感神经兴奋功能和抑制许多应激性激素增加,从而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减少儿茶酚胺分泌,使AMP下降。此外,阻滞区域容量血管扩张,血压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同时副交感神经活动亢进,心率减慢,也抵消了气管插管时交感性心血管副反应。在围术期循环功能稳定,术中应激反应小,术中血压和心率变化基本保持术前水平,并且用药量明显减少,术毕清醒也较快,还可行术后硬膜外镇痛。

    总之,老年晚期肿瘤患者的麻醉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对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相对恒定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应灵活掌握用药量。另外,这类患者术后随访观察,防止术后心肺肝肾等脏器的并发症,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治疗,避免问题处理不及时造成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季烜,陈昆洲,高玉华.硬膜外阻滞加气管插管静脉浅全麻用于婴幼儿腹部手术效果的评价[J].实用麻醉杂志,1990,3(4):4.

    [2]王保国,王晓持.静脉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的预防[J].中华麻醉学杂志,1988,8(1):14.

    [3]林桂芬.麻醉与内分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34-139.

    [4]刘国明.麻醉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学分册,1987,8(1):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2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