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3期 > 正文
编号:12122095
33例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回顾与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5日 周鹏 管鸽 孟菲
第1页

    参见附件(1616KB,2页)。

    周鹏 管鸽 孟菲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摘要】目的:调查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征以预防其发生。方法:以利奈唑胺、不良反应、血小板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0~201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2010)、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90~2010)、万方数据库(1990~2010)、收集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不良反应的文献和病例,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类型和发生时间、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和转归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获得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报道共6篇,纳入33例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83.5±11)岁。利奈唑胺用法用量为600mg/次,静滴,q12h。用药后平均(8±7)d发生不良反应——血小板减少症。停药后(11±4)d症状缓解。结论:利奈唑胺在用药后易致血小板减少,呈可逆性,临床应用时应严密监测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关键词】 利奈唑胺 血小板 不良反应 调查分析

    【分类号】R595.3

    利奈唑胺(linezolid)化学名称为:(S)-N[[3-[3-氟-4-(4-吗啉基)苯基]-2-氧代-5-恶唑烷基]甲基]-乙酰胺,为第1个人工合成的应用于临床的新型嗯唑烷酮类抗菌药,通过与细菌50S亚基附近界面的30S亚基结合,抑制mRNA核糖体链接,阻止70S初始复合物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
------
     利奈唑胺化学名称为:(S)-N[[3-[3-氟-4-(4-吗啉基)苯基卜2一氧代5-恶唑烷基]甲基卜乙酰胺,为第1个人工合成的应用于临床的新型嗯唑烷酮类抗菌药,通过与细菌50S亚基附近界面的30S亚基结合,抑制mRNA核糖体链接,阻止70S初始复合物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杀菌作用。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1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