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21期 > 正文
编号:12107803
早期康复干预结合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25日 杨鸣
第1页

    参见附件(3266KB,3页)。

     1.2.2 观察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稳定48 h后,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介入治疗。根据病情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具体做法,①软瘫期治疗:保持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的抗痉挛体位,并定时更换体位;用Rood法行感觉性刺激;利用不对称的紧张性颈反射、腰反射诱发患肢肌张力;利用联合反应、共同运动诱发肌张力;主动体位转换;快速刺激三角肌;“放置-保持”与“推-拉”技术;尽早站立。②痉挛期治疗:搭桥练习、训练下上肢的控制能力,独立完成由坐卧变位和坐站位平衡等,尽量使患侧负重。③改善期治疗:进行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手、上肢的精细活动采用针对性作业疗法。以上的训练由专业的康复医生指导,以一对一的训练方式,每天2次,每周5 d,时间为20~30 min,强度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治疗时间共8周。

    1.3 疗效评定

    1.3.1 功能评分①运动功能评分采用FMA法,上肢最高66分,下肢最高34分;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总分100分。

    1.3.2 临床疗效的评定标准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分别按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4]评定疗效,①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以上,病残程度为0级;②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为1~3级;③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④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内;⑤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

    1.3.3 外周血hs-CRP、IL-1、IL-6的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4、8周行hs-CRP、IL-1、IL-6的含量测定。hs-CRP采用散射比浊法;IL-1、IL-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对照组为7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FMA、BI评分比较

    由表2、3可见,治疗前两组FMA、BI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各项评分的变化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8周后FMA下肢有显著性改善(P<0.01),FMA下肢、BI有明显改善(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4、8周时hs-CRP、IL-1、IL-6的比较

    由表4可见,观察组治疗后4、8周时hs-CRP、IL-1、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一组急性起病的缺血性脑血液循环障碍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脑梗死会引发脑水肿,而且严重程度都不同,中心区神经细胞坏死是重度缺血所致,是不可逆的,梗死周围半暗带区缺血后血流量减少,给代谢带来程度不一的影响,如果不尽早给予脑灌注,会造成半暗带区脑细胞坏死[6]。脑梗死的特点是“障碍与疾病共存”。 所以任何一种单一的治疗方法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7]。目前,临床医生已经意识到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尤其是药物治疗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是报道最多的。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介入越早,其功能恢复与整体疗效越好[8]。国家“九五”攻关课题“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效果研究”证明:脑卒中早期康复是安全的,发病后应尽早介入[9]。早期康复干预主要针对脑缺血半暗带区,通过增加脑血流量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10]。

    单纯药物治疗的目的仅仅在于挽救坏死灶周围的功能受损的缺血组织(即通常所说的缺血半暗带区),通过降低脑水肿控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侧支循环等增加局部血液供应,促进部分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故一般的药物治疗可有一定治疗作用,但是完全坏死的脑细胞已不可能恢复功能[11]。所以单独药物治疗只能控制病情,但是达不到恢复功能的效果。早期康复训练的介入治疗可降低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其功能是基于损伤后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的重组和可塑性原理。早期康复期关键在保持良好肢位,被动关节活动、翻身,预防病态模式的产生及强化,为大脑功能恢复后肢体的运动功能恢复奠定良好基础,而不在于肌力恢复了多少。通过早期各种关节的被动活动、主动活动和助力活动,使支配该运动部位的脑局部循环血量增加,进而促进脑损伤的修复,建立脑功能代偿,使肢体功能恢复,还能刺激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达到神经功能重组的目的[12],从而促进病灶周围脑细胞的重组和代偿,有利于发挥脑组织的“可塑性”[13]。总之,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既能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还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hs-CRP、IL-1、IL-6作为反应系统性炎症的灵敏度高的炎症标志物,在脑梗死的形成及进展中起关键性的作用。有研究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如病发后能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对其神经功能受损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还有文献报道,康复训练还可以减少IL-6、IL-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抑制其向内皮的聚集。本研究结果显示,康复训练可减轻神经系统的严重反应,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早期康复干预不但能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运动、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还具有抗炎作用,从而减少了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所以,临床医生在应用药物治疗时要及时正确引导患者早期康复训练。

    [参考文献]

    [1]王妮.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6):116-117.

    [2]Macko RF,Ivey FM,Forrester LW,et al.Treadmillexercise reha-bilitation improves ambulatory function and cardiovascular fitnessin patientswith chronic stroke: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J].Stroke,2005,36(10):2206-2211.

    [3]Kim MW,Bang MS,Han TR,et al.Exercise increased BDNF andtrkB in the contralateral hemisphere of the ischemic ratbrain[J].Brain Res,2005,1052(1):16-21.

    [4]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2.

    [5]罗建宁.急性脑梗死治疗新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0):1546-1547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266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