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33期 > 正文
编号:12148933
脑卒中急性期Fib、PT、APTT、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25日 易宏林 黄芳 陈亚铭
第1页

    参见附件(2420KB,3页)。

     2.2 急性脑卒中Fib及 D-二聚体的相关性分析

    将急性脑出血组、急性脑梗死组Fib及 D-二聚体的测定值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见图1。

    图1 急性脑脑卒中Fib及 D-二聚体的相关性分析

    注:A组为第1周脑卒中病例Fib值,B组为第1周脑卒中病例D-二聚体值;r=0.77,P<0.01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高致残性疾病,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多数国家的三大致死疾病[3]。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有限,所以重在预防,以降低发病率、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过去研究认为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饮酒和体重指数异常是其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4]。故学者多关注对相关基础疾病治疗以防治脑卒中的研究。近来的研究显示,凝血机制异常在脑卒中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动态监测脑卒中急性期时凝血机制方面的变化,结果与此观点一致。

    纤维蛋白原(Fib)是由肝脏分泌的分子量为340 kDa 的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它作为纤维蛋白的前体,是凝血活化的标志物, 同时也是血小板发生聚集的重要介质, 另外它作为血浆中最大的链状蛋白,对血浆和全血黏度的影响很大[5]。Fib水平增高表明患者体内存在高凝状态,使血液黏滞性增加,血液流速减慢,易于血栓形成。Bots ML等[6]在一项欧洲脑卒中发病率与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发现,脑卒中的危险随着Fib水平的升高而增加,表明Fib是脑卒中重要的预测因子。D-二聚体是已交联的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是降解产物中最小的片段,较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更具有特异性[7],它的产生或增高反映了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双重激活,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8]。机体的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平衡是保证和维持血液正常流动的基础,任何一方面的功能紊乱都可能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脑出血及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第1、3、7 d Fib及D-二聚体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体内高凝和继发性纤溶均增高,以高凝为主,且持续存在。这可能是血栓形成及血管硬化的一种反应,是发生急性脑卒中的病理基础。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可适当应用降纤药物,并定期随访血浆Fib及D-二聚体水平,若二者水平有升高,更应积极应用降纤药物来预防脑梗死的发展[9]。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1周内Fib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提示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但 Fib浓度增加同时伴有血黏度的升高,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凝块的形成。因此笔者认为对于脑出血患者,除脑室出血或并发消化道出血等特殊情况外,要慎用止血或抗纤溶药物。第14天应激状态消失,凝血机制失衡得到纠正,Fib及D-二聚体水平降至正常,CT提示无继续出血。王伟等[10]分析脑出血急性期Fib水平升高是机体的一种应激性反应,可能为暂时性升高,与脑出血后机体的代偿机制以及血肿释放的凝血酶等毒性物质的直接作用有关。

    PT及APTT三组均无显著差异,说明脑卒中急性期无凝血因子缺乏,进一步支持脑卒中急性期非纤溶亢进为主的观点。因此急性脑出血与急性脑梗死一样,机体处于高凝状态,两者均为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和抗凝、纤溶系统以及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障碍多种因素导致的病理状态[11]。

    研究进一步发现,脑卒中患者在第1周Fib及D-二聚体水平同步升高,二者的相关性分析提示存在强正相关(r=0.77,P<0.01)。而在第2周二者恢复正常。在脑卒中恢复期及健康组患者中,Fib及D-二聚体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提示无明显相关性(r=0.12,P>0.05)。进一步证实脑卒中急性期,高凝状态与纤溶亢进同时存在,相互影响,且持续影响脑卒中的发展。故笔者认为血浆Fib、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预测脑卒中的危险系数的指标之一[12],还可作为评判脑卒中治疗疗效的指标之一。止血和凝血系统失衡在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较重要的作用,但其机制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摘要(一)[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22(5):388-393.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 Keenan NL,Shaw KM.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deaths-United States,2006[J].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MMWR),2011,60(1):62-66.

    [4] 李丹波.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162-163.

    [5] 李丽.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与进展性卒中关系的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27(2):167-170.

    [6] Bots ML,Elwood PC,Salonen JT,et al.Level of fibrinogen and risk of fatal and non-fatal stroke.EUROSTROKE: a collaborative study among research centres in Europe[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20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