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33期 > 正文
编号:12149159
新形势下护士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25日 富爱丝
第1页

    参见附件(1643KB,2页)。

     [摘要] 护士分组、分层级管理的护理管理模式,是在组织结构和内容上由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组成,对一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通过完善规章制度、调整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制定绩效考核方案,增强护士的责任感,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减少护理缺陷,加快护理人才的培养,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使有效的管理要素发挥最大的效能,全面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关键词] 护士;分组管理;层级管理;护理管理;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11(c)-109-02

    护士分组、分层级管理的护理管理模式,是在组织结构和内容上由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组成,对一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医疗、护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人员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保证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的必要前提。本院通过实施护理人员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重新制定岗位职责、调整绩效考核方案等方法,在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上取得较好的效果,为新形势下护理管理模式的改革奠定了基础[1]。

    1 护理人员分组、分层级管理管理模式实施背景

    1.1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需要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精神,2010年3月本院正式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为确保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2]。

    1.2 目前本院护理人员的现状

    本院年轻护理人员多,所占比例大,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临床经验,护士工作缺乏热情,护士无归属感,护理队伍不稳定,有限的人力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隐患。

    2 护士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

    2.1 各病区护士分组、分层级结构图

    见图1。

    2.2 确定各层级护士及职责

    科室根据护士的学历、职称、年资及实际工作能力,将护理人员分为三个层级,三级护士为护理小组的组长,由临床护理经验丰富、具有一定教学能力、善于与患者沟通交流、管理意识较强的护士担任,主要负责病情相对较重且护理难度较大的患者,在业务上要指导二级护士和一级护士的工作,在护士长的领导下,负责本小组的护理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对本组工作人员进行调配。二级护士主要负责病情相对较轻且护理难度较小的患者,一级护士主要负责患者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2.3 护士护理患者分组包干

    每个小组的护理人员由三级、二级、一级护士组成,按不同资历及综合业务能力的强弱进行分组,固定负责一定数量的患者。按照护士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实行护理小组包干责任制,分组包干、分床到护、责任到人,全面负责患者的治疗、病情观察、特殊检查、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工作。按照职能分工,落实岗位职责,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排班时注意小组之间人员层次的合理搭配,确保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3]。

    2.4 制定完善有关护理工作制度及职责

    各项工作要想顺利开展,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制度。笔者制定完善了护理工作流程、各病区规范及要求、各层级护士的考核内容、绩效分配方案等,在原有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标准的基础上,细化了患者清洁、护理安全等内容,修订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制定了每日工作重点和每班工作重点,细化和明确了护士长和各级护士的职责,完善了疾病健康宣教内容,各级护士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确保为患者实施的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措施、生活护理、康复和健康指导等内容的及时到位。强调护士的工作场所在病房,护士进入病房后有事做,随时满足患者的需求。实施护理责任包干,即护士对其“承包”的患者全面负责,真正做到分工到人、责任到人,增强护士的责任感。

    2.5 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

    将绩效考核纳入护理管理已经成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合理的评价护士绩效可以提高护士自身的满意度[4]。护理部加强对临床科室考核,保证护理工作的落实。根据护理工作量、护理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并结合工作岗位等要素进行绩效考评,建立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和临床护士的质量考核制度,将经常性检查和定期考核相结合,并将检查和考核结果作为科室和个人奖惩、评优的依据,真正体现优劳优得、按劳取酬,激发护士的工作主动性和工作热情。

    3 讨论

    3.1 建立新型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护士分组、分层级管理,患者有固定的分管护士,职责明确,护士的责任心得到强化,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患者的直接护理上,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了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护士在患者身边的时间多了,为患者提供专业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患者的需求,护理质量得到保障,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2 有效利用人力资源

    护士分组、分层级管理,实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组合模式,促进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5],根据科室人员特点,尽量达到学历高低的组合和高、中、初级职称的组合以及年龄上老、中、青结合,同时保证护士素质能力上配置的合理性。“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护士分组、分层级管理可发挥不同层级护士的作用,根据以往所有护士都做同样的工作,是部分经验丰富、职称高、能力强的护士缺乏上进心和责任感,没有真正发挥其传、帮、带的作用,造成人力资源浪费[6]。通过对护士分组、分层级管理,让高年资、高职称、能力强的护士充分发挥临床经验丰富和护理专业知识全面、解决问题能力强的优势,使高年资护士对工作充满成就感的同时,为低年资护士创造更加安全、规范和轻松的工作环境,确保护理质量[7]。

    3.3 加强了护士的合作精神

    以前的排班方法有功能性护理的性质,职责不明确,护士的合作性差,造成各班次忙闲不均的局面。通过实施护士分组、分层级管理,每天各组的工作由三级护士根据情况做好统筹、计划,合理安排,职责清楚,分工合理,是护士工作的目的性更强,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提高,每组的护士能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本组的各项护理工作,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组员能积极讨论并解决,护理团队更加合作。

    3.4 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

    实施护士分组、分层级管理,护士的自身价值得到体现,强化了临床岗位的传、帮、带作用,形成了人才梯队,激发了护士的奋发进取精神,积极主动学习业务知识及各种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了护士专业技术水平,增强了护士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护士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管理水平等,利于护理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3.5 保障了护理安全

    实施护士分组、分层级管理,理顺了护士的职权范围及其关系,各层级护士职责更加明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4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