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35期 > 正文
编号:12144324
壮骨强筋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5日 李敏 张启成
第1页

    参见附件(1605KB,2页)。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好发于中老年人及绝经后女性,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骨质疏松症有年轻化趋势,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其以全身性的骨量、骨密度损失及骨组织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并引起骨的脆性增加、强度降低,骨折的危险性增加。病因主要与遗传、闭经、激素代谢失常、生活方式等有关。目前在治疗上并没有非常满意的药物可以彻底地治疗本病[2],西医常用的治疗药物有雌激素、降钙素、钙剂、维生素D、氟化物、二膦酸盐类等,通过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和改善骨质量来达到治疗目的,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无可避免会产生副作用。

    与现代医学比较,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已逐渐被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本病属中医学的“骨痿”范畴,如《素问·痿论》记载:“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 骨质疏松本质是阴阳气血俱虚,主要为肾虚,还与肝虚、脾虚、血瘀等有关。治疗以补肾填精为主,辅以健脾养血、活血化瘀、祛风除湿、强筋壮骨等。肾主骨生髓,精充则髓足,髓足则骨强。肝在体合筋,为筋之宗,肝血充则筋脉肌肉强健;脾主身之肌肉,脾健则肌肉轻劲有力。在此理论基础上,以淫羊藿为君,具有补肾壮骨强筋的作用;以黄精、熟地、菟丝子补肾益精填髓为辅,佐以杜仲、桑寄生补肝肾调筋骨,枸杞子滋养肝肾,从而“骨健筋强”;赤芍、丹参、鸡血藤、当归活血通经络;茯苓、炒白术、黄芪益气健脾和胃,从而“强肌健脉”;甘草调和诸药。上药合用,共具壮骨强筋,补益肝肾之效,以达其效。

    据统计,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用药以补益药、活血祛瘀药为主[4]。在补益药中,以淫羊藿、杜仲、黄芪、补骨脂等的使用频率最高。在活血祛瘀药中,以熟地、当归、丹参等的使用频率较高。药性以温为主,辅以平性,药味以甘、辛为主,辅以苦、咸,归经以肝为主,辅以心、脾、肺。淫羊藿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常用中药之一,白洁[5]研究发现,淫羊藿中的淫羊藿苷能显著提高去势大鼠的骨密度、骨强度、OPG mRNA基因的表达,降低尿DPD的排出浓度,增加骨小梁的密度,认为淫羊藿苷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可有效抑制骨量丢失。临床研究显示[6],黄芪能提高机体雌激素水平,从而提高成骨细胞活性,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促进骨生长,提高骨密度。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补肾中药大多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少量含有植物雌激素、氨基酸、骨胶原等,这些物质能够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7]。同时,补肾中药还可以调节下丘脑-垂体-多个靶腺轴,促进肠钙吸收,平衡体内微量元素,改善骨的内部结构,进而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

    随着骨质疏松症越来越严重地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以及西药不可避免造成的副作用,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不仅能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健康状况,而且也是拓展中医现代化应用的必然要求。中医治疗强调整体观念,通过调整人体的整个功能状态,促进人体“正气”的培补,调动人体抗病能力,标本兼治,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骨质疏松症病变复杂,涉及多系统、多环节,正好利于发挥中医整体观念的优势,运用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将大有可为。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骨密度为0.599±0.089,对照组骨密度为0.603±0.116,两组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证明,本院自拟的壮骨强筋中药汤剂可明显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骨密度值,对于改善骨质,有着延缓和阻止骨质疏松症发展的作用。但因本研究时间短,尚存不足,还应结合基础理论实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7:149.

    [2] 马勇,汪志芳,王培民.自拟温肾通络止痛方治疗骨质疏松症45例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0,38(1):104.

    [3] 金华,章薇,袁静.单味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4):75-77.

    [4] 杨帆,邓兆智,韩云,等.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用药规律探析[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3,19(1):70-71.

    [5] 白洁.淫羊藿苷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影响的实验研究[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0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