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190951
磷酸铝凝胶辅助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25日 朱晓强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磷酸铝凝胶辅助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对168例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磷酸铝凝胶治疗组96例与对照组72例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总有效率为86.1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 磷酸铝凝胶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效果明确,而且服用安全、方便,可成为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关键词] 磷酸铝凝胶;婴幼儿;抗生素;腹泻

    [中图分类号] R9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2(c)-0077-02

    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力及抵抗力差,常易细菌感染,近年随着抗生素使用率升高,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率日益增高,而临床尚缺乏特效疗法,仅进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时,病情常恢复较慢,甚至迁延不愈。本院使用磷酸铝凝胶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9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住院的168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均符合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诊断标准[1]:住院3 d后出现排便次数增多至每日3次以上,和(或)粪便性状改变。入院3 d后出现腹泻的患儿共168例,其中,男82例,女86例,年龄1个月~3岁。

    1.2 入选条件

    (1)年龄1~36个月;(2)入院前病程 < 3 d;(3)入院前3 d内无腹泻。合并以下症状者予以排除:(1)严重先天性疾病;(2)心肾功能不全;(3)严重肝胆疾病及其他严重疾病。

    1.3 临床资料

    将16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6例,男42例,女54例;大便次数 < 5次/d 58例(60.41%),5~10次/d 27例(28.12%),>10次/d 11例(11.47%);水样便56例(46.15%),蛋花水样便27例(34.62%),稀糊便13例(15.38%)。大便镜检:脂肪球(少许~++)88例(91.67%),阴性8例(8.33%)。对照组72例,男性40例,女性32例;大便次数 < 5次/d 42例(58.33%),51~0次/d 18例(25.00%),>10次/d 12例(16.67%);水样便54例(75.00%),蛋花水样便12例(16.67%),稀糊便6例(8.33%)。大便镜检:脂肪球(少许~++)56例(77.78%),阴性16例(22.22%)。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4 方法

    治疗组在停用或调整抗生素使用途径,常规饮食调节、口服或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口服益生菌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即予口服磷酸铝凝胶(商品名:洁维乐),剂量≤6个月5 g/次,7~12个月10 g/次,13~36个月15 g/次,均每天3次,空腹服用。两组共观察1周。分别于入院后1、3、7 d观察:(1)有无腹泻;(2)大便性状改变和(或)次数增多;(3)有无呕吐;(4)检测治疗前后血、粪常规和电解质、大便培养,判定实验室检查值异常是否与研究用药有关。

    1.5 疗效判断标准

    腹泻治疗判断标准[2],(1)显效:治疗72 h内大便性状正常,次数≤2次/d;(2)有效:治疗72 h内大便性状好转,水分明显减少,次数明显好转≤4次/d;(3)无效:治疗72 h内大便性状及次数无明显变化甚至恶化。

    1.6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低钠血症18例,低钾血症23例,血常规白细胞 > 10×109/L 89例、血白细胞 < 10×109/L 6例,大便常规为少许脂肪球共144例,大便常规培养为变形杆菌及假单胞菌共为16例;治疗后复查,低钠血症及低钾血症均纠正,血常规白细胞 > 10×109/L 10例、无血白细胞下降,大便常规为少许脂肪球25例,大便常规培养均阴性。见表1。

    2.2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68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显效40例,有效2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6.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71,P < 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总住院天数比较

    观察组总住院天数为(7.47±1.25) d,对照组为(9.07±1.95)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743,P < 0.05)。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大量高效广谱抗菌药物普遍应用于临床,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3],特别是儿科在婴幼儿抗生素使用时更加明显。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机制是抗菌药物应用扰乱了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其发病机制可概括为以下3方面[4]:(1)抗生素使用后菌群失调所致的致病菌异常生长;(2)肠道糖及胆汁酸的代谢异常引起渗透性腹泻及分泌性腹泻;(3)抗生素的变态反应作用及药物毒性直接作用,药理学效应致肠道动力的改变等。抗生素的使用破坏了人体肠道内正常菌群阻止致病菌入侵的能力,从而使患者腹泻发生;而腹泻又进一步加重了肠道正常菌群失调,如此恶性循环,互为因果[5]。婴幼儿的胃酸度相对低,免疫功能尚不完善,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胃肠型SIgA较低,补体水平低,对外界刺激变化耐受力较差,婴幼儿使用抗生素后更容易发生AAD[6]。磷酸铝凝胶是磷酸铝的凝胶剂,一种天然的中性缓冲剂,含磷酸铝凝胶、琼脂、果胶,在胃肠道有较好的被覆及保护作用,且是不溶性凝胶体,不被人体吸收,而凝胶体在肠黏膜表面可形成薄的保护膜,琼脂和果胶为多糖,吸附胃肠道内的发酵气或毒素,加上凝胶体吸附作用,从而使致病菌或毒素失去致病作用。故磷酸铝凝胶对消化道内的致病性病毒、细菌及其毒素有较强的选择性固定、抑制作用,对消化道黏膜有长期防御功能,故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疾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0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