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190979
自拟芪连养胃散加减辨证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165例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25日 向德红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索中医药辨证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有效途径。方法 应用自拟芪连养胃散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165例,参照临床表现及胃镜检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65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经服药1个疗程,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且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结论 自拟芪连养胃散基本方既能健脾疏肝、理气和胃、清热祛瘀、敛酸止痛,促进溃疡愈合,全方温、补、清并用,补泻同施,离祛邪于扶正之中,标本兼顾,临床治疗慢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效果显著。

    [关键词] 芪连养胃散;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5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2(c)-0122-02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属中医的“胃脘痛”、“肝胃气痛”、“心口痛”等范畴,系指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症。多因外邪侵袭,恼怒过劳,饮食不节,起居失宜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成。急性期治疗及时、方药得当,恢复较快。慢性病程缠绵,反复发作,病程较长,西药治疗此病效果不明显,不易彻底。为探索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有效途径,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应用自拟芪连养胃散加减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165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自200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165例患者,治疗前均经电子纤维胃镜检查和X线钡餐检查确诊,符合《新药(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诊断标准”[1],其中,胃溃疡88例,十二指肠溃疡77例,男性98例,女性67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28岁;病程最短28 d,最长32年。

    1.2 临床表现

    16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或不适且反复发作史,其中,伴有胃脘胀闷161例,嗳气89例,泛酸149例,黑便2例。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21~50岁青壮年居多。

    1.3 实验室检查

    电子纤维胃镜检查:158例可见溃疡多呈圆形或卵圆形,5例呈线条形,底部平整,表面覆盖白色或灰白色苔状物,周围黏膜充血水肿,愈合期或瘢前期可见皱襞向溃疡集中。2例溃疡出血时见有鲜红渗血或血痂、血块,苔膜剥脱或呈咖啡色,或见裸露的血管。

    X线钡餐检查:直接征象为黏膜出现龛影,间接征象为局部变形、激惹及压痛。胃液分析:77例十二指肠溃疡胃酸基础分泌量与最大分泌量多数增高,而88例胃溃疡则大多正常或偏低。大便隐血:素食3 d后,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胃溃疡为活动期,强阳性示有明显出血。

    1.4 治疗方法

    1.4.1 芪连养胃散基本方:党参100 g、白术100 g、茯苓100 g、半夏曲100 g、陈皮50 g、木香50 g、砂仁100 g、白蔻100 g、厚朴100 g、苍术100 g、黄连100 g、吴茱50 g、白芍100 g、赤芍100 g、乌贼骨300 g、煅瓦楞子100 g、黄芪300 g、柴胡80 g、银花100 g、野菊花100 g、蒲公英100 g、紫草100 g、天葵子100 g、地丁草100 g、栀子100 g、焦山渣200 g、炒麦芽100 g、白及100 g、炮干姜100 g、甘草50 g。

    1.4.2辨证加减:(1)嗳气,呃逆较重等肝气犯胃者加黑香附10 g、青皮10 g、川楝子10 g等疏肝理气。(2)胃脘冷痛暴作,畏寒喜暖,遇寒则重者再加炮干姜10 g、川椒10 g、荜茇10 g、桂枝10 g等温中散寒止痛。(3)胃脘灼热势急,烦怒,口干苦者加黄芩15 g、草豆蔻12 g,连翘15 g等清热散结止痛。(4)脘胀腹胀不食,嗳腐吞酸或吐食者炒莱菔子15g、鸡内金15 g、香橼皮10 g等消食导滞。(5)痛有定处,或有针刺,拒按者加蒲黄10 g、五灵脂10 g、丹参15 g、檀香10 g等活血化瘀止痛。(6)胃脘灼痛,口燥咽干,心烦,便干食少,舌红等胃阴亏虚者加服一贯煎[生地15 g、沙参15 g、枸杞15 g、麦冬10 g、当归15 g、川楝10 g(碎)]等滋阴养胃。(7)症见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等脾胃虚寒者再加重黄芪30 g、炮干姜10 g、附子10 g先煎30 min、川椒8 g等温中健脾,益气止痛。

    1.4.3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上基本方药物用120目中药粉碎机研细备用,每日3次,每次服5 g。温开水冲服。1个月为1个疗程。遇上述辨证加减药物时,则用相应证型的加减药物水煎150 mL冲服基本方5 g,每日3次。服药期间忌生、冷、硬及油腻之品;少食多餐,不可过饥过饱。

    1.5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卫生部《新药(中药)临床指导原则》制定疗效标准[1]。(1)治愈:①上腹部疼痛、厌食、嗳气、泛酸等症状消失。②胃镜检查溃疡愈合、胃黏膜组织检查Hp消失。(2)显效:①临床症状基本消失。②胃镜检查溃疡面明显缩小50%以上或留少许薄白苔。(3)有效:①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②胃镜检查溃疡面缩小不足50%。(4)无效: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溃疡无明显改变。

    2 结果

    临床治疗165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经服药1个疗程后,治愈90例(54.55%),显效60例(36.36%),有效9例(5.45%),无效6例(3.64%),总有效率为96.36%。其中,胃溃疡88例,治愈50例(56.82%),显效30例(34.09%),有效6例(6.82%),无效2例(2.27%),总有效率为97.73%;十二指肠溃疡77例,治愈40例(51.95%),显效30例(38.96%),有效3例(3.90%),无效4例(5.19%),总有效率为94.81%。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

    3典型病例

    患者,男,46岁,2000年7月26日初诊。自述4年来胃脘痛反复发作,灼热疼痛,泛酸,饥饿时加重,得食则痛减,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曾在多家医院多次输液及口服西药治疗,时而好转时而又发。经人介绍前来本院诊治,电子胃镜查见多个呈圆形或卵圆形,底部平整,表面覆盖白色或灰白色苔状物,周围黏膜充血水肿,症见:胃脘灼痛,口燥咽干,心烦、手足心热,泛酸,食少,饥饿时加重,得食则痛减,大便干燥难解,舌红少津,脉细数。诊断为:胃溃疡之胃阴亏虚证,药用:生地15 g、沙参15 g、枸杞15 g、麦冬10 g、当归15 g、川楝10 g(碎),水煎150 mL冲服基本方5 g,每日3次,续服上方6剂后,无胃脘灼痛,口燥咽干,心烦、手足心热,泛酸等症,大便通畅,胃口渐增,食欲好转,时有胃脘隐痛,嘱续用温开水冲服基本方1个月后,无任何不适感觉,胃镜复查见:溃疡愈合,瘢痕皱襞消失;胃黏膜组织检查Hp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4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属中医的“胃脘痛”、“肝胃气痛”、“心口痛”及胃痛等范畴[2],本病的发生与情志、饮食、素体虚弱有关,病位在胃和小肠。涉及肝、胆、脾等脏腑。胃脘痛者病位在胃,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但胃与脾相表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8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