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202074
576例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原因调查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25日 王明真 王萍 陈国荣
第1页

    参见附件。

     2.5 低出生体重儿与新生儿死亡情况

    见表5。在分娩的14 048例活产数中,非低出生体重儿13 472例,死亡15例,死亡发生率为1.11‰;低出生体重儿576例,死亡10例,死亡发生率为17.36‰;两者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P < 0.01。

    2.6 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因素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占总的低出生体重儿的60.42%(348/576),而在348例早产LBW中,发生因素排位依次是:双胎(78例)、胎盘胎膜因素(6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0例)、孕期贫血(29例)、不良孕产史和年龄因素各(21例)、脐带因素(19例)、妊娠期胆汁淤积症(18例)、慢性高血压(17例)、宫内感染和肾炎(16例)、子宫发育畸形(15例)、胎儿生长受限(13例),过期妊娠(12例)、胎儿发育异常(4例)。

    3 讨论

    3.1 低出生体重儿发病率

    本资料显示,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4.10%,低于国内报资料报道的4.75%~8.5%[1],但与广东省佛山市报道的4.28%[2]基本相符。本次调查虽然低于国内相关报道,但由于低出生体重儿的死亡率高达17.36‰,应引起重视。

    3.2 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

    本资料统计显示,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的LBW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即流动人口的LBW发生率高,且流动人口LBW中孕母未进行孕期保健系统管理的达80.38%。流动人口流动性大,生活不安定,大部分的经济、文化水平低,职业不稳定,生活条件差,没能在孕期定期休息、保健管理和保健指导等,都是引起流动人口LBW发生率升高的原因。因此,加强对流动人口孕期保健,对孕妇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尤其加强对不同层次的流动人群的管理和指导,是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的关键。深圳属经济较发达地区,随着外来劳务工人员的大量流入,流动人口的孕期保健问题越来越突出,由于其流动的特殊性,社区和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很难在流动人口中开展孕期保健知识宣教和管理。应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

    3.3 性别

    本资料表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与性别有显著性差异,女性高于男性,但出生后低体重儿在性别上对于生存能力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4 低出生体重影响因素

    本资料表明,早产是引起低出生体重的第一因素,而双胎、胎盘胎膜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期贫血又是引起早产低出生体重的重要因素。LBW新生儿死亡发生率为17.36‰比非LBW(1.11‰)高。早产儿各器官发育尚不够健全,出生孕周越小,体重越轻,其预后越差。国内约15%早产儿于新生儿期死亡[3]。因此,积极预防早产是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和新生儿死亡发生的重要措施。为此,我们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生育知识宣教,减少促排卵药物的应用,减少双胎(或多胎)妊娠;及早发现多胎妊娠,做好孕期监护,避免或推迟早产的发生。二是防治孕妇妊娠期感染,孕晚期节制性生活,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发生胎膜早破。母体出现感染后,绒毛膜就会因感染而刺激胎膜早破,使细胞溶酶体的稳定性下降,局部前列腺素增加,引起自发破膜和发动分娩[4]。三是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加强孕期保健指导,及时发现、治疗妊娠合并症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把可能引起早产的因素降至最低。形红艳[5]报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为13.77%。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由于全身小动脉及胎盘血管痉挛,血流减少,胎儿在宫内缺血缺氧,致使胎儿宫内窘迫,促使早产的发生;近年来还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细胞内钙离子升高,血清钙下降,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血压上升,子宫供血差,胎盘绒毛含量降低,胎盘血管面积下降,胎儿生长受到限制,也极易发生胎膜早破而出现早产[6]。孕期贫血以缺铁为主,其原因主要是孕妇需铁量增加,而其危险性始于孕前期贮备不足,一旦产生缺铁性贫血,则妊娠期较非贫血者缩短,从而引起早产。由于孕母出现贫血胎儿营养供应不足,严重影响胎儿器官发育,致使内分泌和免疫环境改变,激活子宫蜕膜,促成早产。四是针对性消除和减少造成早产的其他相关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避免噪声和污染,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因孕期接触不良环境或遭受心理精神恶性刺激容易引起早产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参考文献]

    [1] 张家骧,魏克伦,薛辛东. 新生儿急救学[M]. 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8-149.

    [2] 韩宁华. 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低出生体重儿原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3):348-349.

    [3] 乐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8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