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200324
新生儿窒息原因的综合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5日 华方方 杨君 王慧玲 梁武凤
第1页

    参见附件。

     2.3 新生儿窒息与胎儿窘迫、羊水污染的关系

    胎儿窘迫在胎儿出生后往往合并新生儿窒息,在186例窒息新生儿中有167例在出生前出现胎儿窘迫,123例有羊水粪染,见表3。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常常由多因素联合导致,少部分由单因素所致,如自然早产,其他常见因素有产程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期妊娠、脐带因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早产可以为独立因素,如自然早产,亦可能合并胎膜早破、羊水过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程异常、胎盘早剥等。

    3.1 早产

    早产所造成的窒息中重度窒息比率大,因早产儿各个器官发育不全,特别是呼吸中枢及肺发育不全,生后容易造成咳嗽反应弱,黏液在气管不易咳出,肺泡数量少,肺组织发育不良,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呼吸困难而导致新生儿窒息,妊娠周数越小,窒息发生率越高,死亡率越高。早产儿对缺氧的耐受性低下,因此当遇到先兆早产的病例,在保胎治疗的同时,需加用促进胎肺成熟药,常用药物为地塞米松,另外孕妇吸氧、左侧卧位等,以改善缺氧状态。要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就要预防早产的的发生[3],对于不可避免的早产者,观察产程情况,充分做好新生儿抢救的准备,备好暖箱,提高早产儿抢救成功率,降低窒息的发生率。

    3.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全身小血管的痉挛,由于子宫血管痉挛所造成的胎盘供血不足,胎盘绒毛退行性变,胎盘功能下降及不同程度的急慢性宫内缺氧,而导致新生儿窒息[4-5],本文资料中新生儿窒息轻度47例,重度11例,窒息构成比为31.18%,因此,要加强高危孕妇孕期管理[5]。定期产前检查,积极发现并发症,加强宣教,疏导调理孕妇的心理状态,解除恐惧心理。临产后,开展陪伴分娩,使产妇心情舒畅,有利于顺产分娩,若血压过高、胎盘功能减退、胎儿窘迫,根据孕周情况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从而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6]。

    3.3 产程异常

    常见产程异常为活跃期停滞或第二产程停滞,由于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宫缩较强,宫缩时胎头或脐带容易受挤压引起颅内出血或新生儿窒息,为防止或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要严密观察产程,一旦发现胎头位置不正导致产程异常,可待宫口开大6~7 cm时行手转胎头以纠正,若纠正失败,或第二产程延长,可放宽剖宫产指征,必要时及早手术结束妊娠。

    3.4 羊水过少

    正常羊水对胎儿起保护缓冲作用,羊水过少临产后,子宫收缩使羊水的缓冲作用较差,而导致宫腔压力直接作用于胎儿、胎盘、影响循环,从而导致缺氧、二氧化碳蓄积,出现代谢性和呼吸性酸中毒,随着缺氧的继续,胎儿在宫内呼吸运动加强,肛门括约肌松弛,胎粪排出,导致混有胎粪的羊水吸入,致出生后新生儿窒息和吸入性肺炎,更多的学者认为羊水粪染是胎儿宫内缺氧的征象[7],所以胎头娩出后要及时吸净口鼻、咽部污染的羊水,必要时气管插管或面罩给氧等,尽量减少窒息的发生。孕晚期若B超示“羊水异常”,除外胎儿畸形者,估计短时间不能结束分娩者,应选择剖宫产尽快结束分娩,可明显降低围生儿病死率[8]。

    3.5 胎儿窘迫

    在本文中186例窒息新生儿中有167例在出生前出现胎儿窘迫,因而胎儿窘迫往往是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前奏,所以要对胎儿窘迫的原因进行分析,要进行及时处理。任何影响血运的因素均可造成胎儿窘迫,生后造成新生儿窒息,加强监护,电子监测胎心率,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妥善处理。有报道[9]新生儿窒息2/3是胎儿窘迫的延续,胎儿在宫内缺氧未得到及时纠正者生后则表现为新生儿窒息[10],临床表现为胎心音异常,羊水粪染,胎动减少或消失[11],孕期加强宣教工作,指导孕妇自我监测胎动与定期检查B超相结合。产时予以全程监测胎心,密切观察胎心音变化,破膜后注意羊水的颜色、量、性质。出现胎儿窘迫的症状及时纠正,如果缺氧仍未能改善,适时终止妊娠,同时做好新生儿复苏的准备工作。

    3.6 实施正确的复苏办法

    新生儿生后应尽快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防止羊水误吸,是防止新生儿缺氧、窒息的关键。一旦出现应采用国际公认的新生儿复苏ABCDE方案。

    实施正确、及时、有效地新生儿复苏技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产科、儿科医师和产房助产人员的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抢救和操作技术培训,新生儿窒息复苏的药品和器械的齐全,良好功能状态,是取得复苏成功的前提和有力保证[12-13]。复苏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密切合作,分工明确,操作娴熟,积极抢救,才能确保复苏成功。

    综上所述,造成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常常是非单一因素的,因此,做好孕期保健,及早筛查出高危妊娠,做好产前检查,避免早产,加强产时监护,及早发现胎儿窘迫、异常产程,适时适当方式终止妊娠,正确的新生儿复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防止新生儿病残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自励. 新生儿窒息的现代概念和诊断治疗进展[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5):307-310.

    [2] 乐杰. 妇产科学[M].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3.

    [3] 陈萍英,赵九生.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123例临床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15(7):64.

    [4] 李学静. 新生儿窒息130例产科原因分析[J].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34(2):218.

    [5] 谢清娥.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分析和处理对策[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61.

    [5] 刘赛红,危小玲. 335例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03(4):89.

    [6] 乐杰. 妇产科学[M].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4.

    [7] 李罡. 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原因及对策[J]. 当代医学,2009,15(13):168.

    [8] 王翠娟.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J]. 河北医药,2010,32(9):1127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8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