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277176
施秉县2009~2011年免疫规划儿童疫苗接种率调查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5日 吴奎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分析免疫规划儿童疫苗接种情况,为提高免疫规划工作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施秉县2009~2011年免疫规划调查儿童疫苗接种情况建立数据库,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施秉县2009~2001年调查儿童建卡率为99.44%(358/360),建证率为95.28%(343/360),卡证符合率为92.78%(334/360);“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为83.89%(302/3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P = 0.47);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仅为55.83%(201/360);“五苗”不合格接种率为16.11%(58/360)。 结论 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强化责任,切实提高疫苗接种质量与免疫规划工作管理水平,使之全面达到国家指标要求。

    [关键词] 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8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7(a)-0184-02

    实施免疫规划,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疫苗针对传染病最经济、最安全、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策略[1]。为了解近3年来施秉县适龄儿童免疫规划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接种状况,为提高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质量和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施秉县2009~2011年免疫规划儿童疫苗接种率情况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本地区已满1周岁未满2周岁的常住儿童及满1周岁未满2周岁且居住3个月以上的流动儿童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全县8个乡镇107个行政村按免疫规划工作好、中、差分层,每乡镇随机抽取好、中、差各1个行政村,每村随机调查5名儿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各针次接种日期、接种卡证等。

    1.3 判断标准

    有准确的出生日期和接种日期记录,依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基础免疫在12月龄内完成;免疫起始月龄不提前;针(剂)次间隔时间正确,卡证接种信息相符,接种时间有证以证为准,无证以卡为准,无证无卡视为未种。

    1.4 分析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儿童建卡建证及卡证相符调查情况

    3年间建卡率(χ2=0.00,P = 1.00)、建证率(χ2=0.86,P =0.65)和卡证符合率(χ2=1.08,P = 0.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五苗”单苗及全程接种调查情况

    施秉县2009~2011年儿童基础免疫“五苗”单苗(卡介苗:χ2=0.29,P = 0.86;脊灰苗:χ2=5.03,P = 0.08;百白破:χ2= 1.82,P = 0.40;麻苗χ2=1.34,P = 0.51;乙肝苗:χ2=5.31,P = 0.07)与全程合格接种率(χ2 = 1.52,P = 0.4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调查情况

    施秉县2009~2011年调查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55.83%(201/360),其中住院分娩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7.11%(168/173),非住院分娩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为17.65%(33/18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10,P = 0.000 0),见表3。

    2.4 “五苗”不合格接种调查情况

    施秉县2009~2011年调查儿童免疫规划疫苗不合格接种情况见表4,各年度不合格接种合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P = 0.47),与广东林永杰等[3]报告情况基本一致。

    2.5 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情况

    施秉县2009~2011年无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和麻疹病例,新生儿破伤风得到有效控制。见表5。

    3 讨论

    施秉县2009~2011年调查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55.83%,低于国家75%的指标要求,住院分娩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7.11%,达到了国家95%的指标要求;非住院分娩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17.65%)离国家75%的指标要求相关较远,提示要加强在家分娩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工作,使之达到国家指标要求[2-3]。

    施秉县2009~2011年调查儿童免疫规划疫苗不合格接种原因主要有提前接种、间隔不符、超龄接种和未接种四种情况,以超龄接种人数为最多(7.22%),针(剂)次间间隔不符原因居第2位(4.17%),再次为提前接种和未接种。超龄和未接种原因多为接种对象不在家,或接种时有禁忌证而推迟接种。提前接种和间隔不符,是接种医生未掌握好疫苗接种免疫程序,使免疫月龄提前或针(剂)次间隔时间不到就进行接种,说明要进一步加强对接种医生的业务培训,使之充分掌握好免疫程序,按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同时要加强疫苗管理,保证疫苗充分供应到位,做到既不浪费疫苗,又不缺苗,使免疫接种符合国家要求。

    接种率调查较能反映儿童预防接种的真实情况,是评价免疫规划工作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4]。分析可知,施秉县2009~2011年儿童基础免疫“五苗”单苗(卡介苗、脊灰苗、百白破、麻苗、乙肝苗)与全程合格接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各年度合格接种率均较高且接近,差别不大。“五苗”单苗接种率均达85%以上,3年中乙肝疫苗接种率均达90%以上,但全程合格接种率未达85%,说明部分儿童全程免疫未达要求,未在12月龄内完成基础免疫。提示要加强免疫规划管理工作,提高免疫规划工作管理质量与效果,只有所有应种对象均按要求在12月龄内完成基础免疫,才能在人群中建立稳定的免疫屏障,从而有效预防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生[5-6]。

    免疫规划是根据疫情监测,利用生物制品对人群中的一定对象进行有计划地免疫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力,达到控制以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70年代,人类利用天花疫苗免疫接种消灭了天花。麻疹疫苗免疫接种了近50年,在所有人群中建立起了牢固的免疫屏障,其发病率大幅度下降[7],为2012年消除麻疹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继天花之后第二个疫苗针对疾病被消灭,显示了疫苗接种的巨大成功。

    [参考文献]

    [1] 黄新坤,杨新莉. 医院出生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情况及未接种原因调查[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6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