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277194
围生期心肌病43例临床特征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5日 孙菊英 辛藏玲 宁东艳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分析围生期妊娠并发心肌病的临床特征,为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2001年1月~2011年12月43例围生期并发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43例妊娠并发心肌病的患者中,最大年龄44岁,最小年龄21岁;20~29岁24例,30~39岁16例,40~44岁3例;初产妇13例,经产妇30例;第1胎14例,第2胎23例,第3胎6例;单胎妊娠19例,双胎与多胎24例;心肌病发生于产前12例,发生于产后31例;治疗后痊愈32例,死亡2例,复发9例。 结论 围生期心肌病发生与患者妊娠年龄和妊娠胎次、产次有关;高龄妊娠(>30岁)、营养不良、多产、多胎妊娠及孕前合并高血压是其危险或易患因素。

    [关键词] 围生期孕产妇; 心肌病; 临床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14.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7(a)-0215-02

    围生期心肌病(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PPCM)是指孕产妇在妊娠期间(多在妊娠最末1个月),或产后6个月内发生的心脏扩大或(和)心力衰碣的心肌病[1-2],多见于年长、再次妊娠或营养不良的孕产妇。PPCM不仅对孕产妇危害严重,而且对胎儿影响巨大,是妇产科与心内科严重疾病。为降低PPCM发生率,为预防和控制PPCM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本院 200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3例PPCM患者临床特征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资料来源于平顶山妇幼保健院200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3例PPCM患者病案资料,产前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史者21例,产后发生子痫6例,产后出血16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限制活动量,卧床休息,限盐、限入液量,保持出入负平衡,给予规范的纠正心衰治疗,包括利尿剂、洋地黄制剂、血管转换酶制剂或血管转换酶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血管扩张剂及抗凝药的应用,待心功能纠正至Ⅲ级后给予美托洛尔,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严重病例静脉用人丙种球蛋白、免疫抑制剂等。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妊娠并发心肌病临床特征

    43例孕产妇并发心肌病患者同时表现2种或多种临床症状,详见表1。

    2.2 妊娠并发心肌病患者年龄特征

    43例患者中,年龄21~44岁,平均(33.5±9.6)岁。其中,20~29岁24例,30~39岁16例,40~44岁3例。

    2.3 妊娠并发心肌病患者妊娠胎次特征

    43例患者中,初产妇13例,经产妇30例[3];第1胎妊娠14例,第2胎23例,第3胎6例;单胎妊娠19例,双胎22例,3胎1例,4胎1例。

    2.4 妊娠并发心肌病患者发病时间特征

    43例患者中,心肌病发生于产前1个月12例,占27.91%(12/43);发生于产后2个月24例,占55.81%(24/43);发生于产后3~6个月7例,占16.28%(7/43)。

    2.5 患者心电图特征

    43例妊娠并发心肌病患者中,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14例,占32.56%(14/43);心房纤颤6例,占13.95%(6/43);房性期前收缩11例,占25.58%(11/43);室性期前收缩12例,占27.91%(12/43)。26例表现为左室肥大伴劳损,6例为肢体导联低电压,28例为ST-T波改变。

    2.6 超声心动图特征

    超声心动图显示43例患者均表现为心脏扩大,以左心扩大为主[4],其中22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二尖瓣、三尖瓣和(或)肺动脉瓣反流现象,23例患者有少-中量心包积液,5例存在附壁血栓。

    2.7 X线检查特征

    患者分娩后行X线检查,均显示心影增大,表现为“普大心”,亦以左心增大为主。43例患者中,25例显示有肺淤血,22例显示少量胸腔积液。

    2.8 治疗结果

    43例患者经积极有效治疗后,1例因多发性栓塞死亡,1例因顽固性心衰死亡,9例遗留心衰症状,反复发生心衰,32例痊愈出院。

    3 讨论

    43例妊娠并发心肌病患者中,仅表现单一临床症状者少,多数患者同时表现多种临床症状,38例患者心界扩大、心率增快、第一心音减弱,占患者总数的88.37%(38/43);43例患者中,初产妇占30.23%(13/43),经产妇占69.77%(30/43),经产妇并发心肌病者超过患者总数的2/3;第1胎妊娠患者占32.56%(14/43),第2~3胎妊娠占67.44%(29/43);单胎妊娠例占44.19%(19/43),双胎与多胎占55.81%(24/43),提示妊娠并发心肌病与患者年龄和胎产次有关。

    43例患者中,心肌病发生于产前1个月占27.91%(12/43),发生于产后2个月占55.81%(24/43),产后3~6个月占16.28%(7/43),妊娠并发心肌病多发生于妊娠最末月与产后2月,占患者总数的83.72%(36/43),提示妊娠最末月与产后2月的孕产妇应为重点监护对象,妇产科医生应主动随访患者,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减少死亡,尽力避免后遗症发生。

    围生期心肌病是与妊娠有关的心脏病变,对第1胎妊娠目前缺乏有效预防手段。对已有妊娠并发心肌病史的患者,应严格禁止患者尝试再次妊娠[5],避免患者再次妊娠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有报导早期对本病患者开始治疗,约50%的患者可治愈。本文分析的43例患者治愈率达74.42%(32/43)。对妊娠并发心肌病患者虽然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措施,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控制好患者血压,但本病预后较原发性心肌病好得多。

    PPCM多发生于妊娠最末1个月至产后6个月的孕产妇特定人群[6],其病因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妊娠中毒有密切关系。另外,可能与妊娠期病毒感染、高血压、药物过敏、产后出血、遗传、内分泌变化、营养缺乏有关,亦与抗心肌抗体、母体对胎儿抗原的免疫反应、生活习惯、自身免疫因素、硒缺乏、休息不足等因素有关。PPCM多发生于妊娠末期与产后,可能与此时心脏后负荷明显增加,产后子宫收缩,大量血液由血窦进入循环,加上子宫对下腔静脉的挤压解除,盆腔及下肢静脉回流增加,使心脏后负荷增加,导致心脏顺应性与代谢增加,使心脏失代偿导致心衰发生有关。患者高龄妊娠(大于30岁)、多产、多胎、营养不良、妊娠高血管综合征、产后高血压以及低硒地区性原因,为本病的危险或易患因素[7]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