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26期 > 正文
编号:12315118
无创通气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凝血功能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15日 张妮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及无创通气对其的疗效。 方法 观察组30例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给予无创通气,对照组为本院健康志愿者20例。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凝血功能,观察组无创通气治疗前后凝血和血气分析的变化。 结果 无创通气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二氧化碳分压明显升高,氧分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无创通气后观察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DD、FIB、TAT明显降低,氧分压明显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无创通气能改善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存在高凝状态,防止肺小动脉血栓形成及肺动脉高压。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凝血功能; 血气分析; 无创通气

    [中图分类号] R5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9(b)—0030—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多发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由于慢性反复感染,长期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因素,患者血液常处于高凝状态及肺内反复多发广泛微小动脉血栓形成,导致肺动脉高压、肺心病或肺梗死,危及生命。 因此,改善COPD患者的高凝状态成为COPD并发症肺心病防治的重要环节。无创通气是治疗COPD急性加重,改善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的有效方法。笔者研究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及无创通气对其的疗效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入住本院ICU或呼吸内科的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30例为观察组,按中华医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指南》 标准明确诊断[1]。患者均无肝肾功能衰竭、血友病等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的疾病,近1周未使用促或抗凝药物。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5~70岁,中位年龄62岁。选择同期本院健康医务工作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52~65岁,中位年龄60岁。两组在年龄、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主要仪器、试剂及项目

    使用全自动血凝仪( BeckmanCoulter ACL9000)分析;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气由血气分析仪测定。

    1.3 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观察组患者在入院第2天早餐前空腹抽取肘正中静脉血3 mL,枸橼酸钠抗凝后,3 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浆备用检测以上凝血项目,均在2 h内完成。对照组早餐前空腹采血。Ⅱ型呼吸衰竭组为入院后及治疗缓解期清晨抽动脉血1 mL(肝素抗凝), 行血气分析。

    1.4 药物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维持液体平衡、解痉平喘、止咳化痰、呼吸兴奋剂、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营养支持等治疗。

    1.5 无创通气方法

    治疗组采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通气治疗,通气采用(S/T)模式,吸气压力(IPAP) 8~20 cm H2O,视病情从低开始逐渐增加,每次加1~2 cm H2O,5~15 min增加1次,以患者能耐受又能保证充足潮气量为准。呼气压力(EPAP)设定4~8 cm H2O,避免IPAP—EPAP< 4 cm H2O。设定呼吸频率10~18/min。氧流量3~5 L/Min。通气时间根据病情而定,每次通气时间不少于4 h,每日不少于12 h。

    1.6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独立样本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无创通气治疗前与对照组凝血功能比较

    观察组与健康人比较APTT、PT时间缩短,FIB、DD、TAT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说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存在高凝状态,见表1。

    2.2 观察组无创通气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COPD急性加重期无创通气后患者APTT、PT时间延长,FIB、DD、 TAT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说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无创通气后凝血功能明显改善。见表2。

    2.3 两组血气分析比较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与健康人比较pH、PaO2值下降,PaCO2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存在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给予无创通气等治疗后pH、PaO2值增高,PaCO2值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缺氧改善,二氧化碳潴留改善。见表3。

    3 讨论

    COPD患者由于长期缺氧, 继发红细胞增多,血液变黏稠。慢性反复感染、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致多种炎症介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及肺泡上皮,凝血系统被激活,同时继发性纤溶亢进。在缺氧、酸中毒的状态下,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处于抑制或封闭状态,凝血酶、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等凝血及纤溶物质降解减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00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