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27期 > 正文
编号:12314931
参麦清补汤加减治疗43例迟发型带状疱疹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25日 陈洪文 李园春
第1页

    参见附件。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参麦清补汤加减口服。参麦清补汤组成:当归15 g、川芎15 g、白芍20 g 、生地25 g、人参15 g 、生黄芪40 g、前胡20 g、桔梗25 g 、牛蒡子15 g、生甘草10 g、红花25 g、山楂15 g、麦冬20 g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服用。至水疱结痂、症状明显好转为止。加减:口苦、心烦甚者,去人参、川芎,加柴胡、泽泻、竹叶心;疲乏无力,不思饮食者加茯苓、砂仁,疼痛重者加川楝子、乌药、 桂枝 。

    对照组:阿昔洛韦注射剂250 mg溶于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点,每日3次,连用7 d,同时加服维生素B1 10 mg、维生素B12 25 μg,日3次口服,至水疱结痂、症状明显好转为止。

    1.3 疗效观察

    观察两组由发现前驱症状到出现水疱的时间为前驱症状期;从出现前驱症状到水泡结痂、症状基本消失的时间为该病的病程,至此为病愈[4]。病愈后出现后遗症状即瘙痒、疼痛即皮肤异常感觉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前驱症状期平均为(7.71±2.56) d,对照组前驱症状期为(14.65±5.89) d;治疗组病程平均为(12.34±5.24) d,对照组病程平均为(21.65±2.56) d;两组前驱症状期和病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两组后遗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9.31,P < 0.01)。见表2。

    表1 两组前驱症状期和病程时间比较(x±s,d)

    表2 两组后遗症状出现情况比较(n)

    3 讨论

    带状疱疹又名“缠腰火丹”、“蛇串疮”。迟发型带状疱疹多发于老年人,因其气血较为亏虚,故其前驱症状期较长[5],最长者可达1个月,患者多不能指出明确的发病部位,因此极易误诊为胆囊炎、腰间盘脱出、中耳炎等病症[6]。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由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藏于脊髓后根的神经节中,当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时,病毒再一次被激活,并移动到皮肤的神经末梢,使皮肤发生疱疹。而传统医学则认为人体感染湿毒邪气郁于心、肝、脾、肺经,湿热内郁,发为疱疹。通常以泻肝火、祛湿热为主,多应用龙胆泻肝汤和除湿胃苓汤治疗本病。然笔者认为老年人发生此病,虽有湿火郁热之邪气,但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已渐减退,气血亏虚,患病以虚多实少为其特性,正气亏虚,无力鼓动邪气外出,使邪气滞留于营卫肌肤之间,湿毒邪气久郁于内,不能外发。正邪交争于肌肉,则见肌肉疼痛;交争于皮肤,则见瘙痒、灼痛、蚁行等异常感觉。

    因此,治疗本病应以补虚扶正为主、祛邪为辅,选用参麦清补汤滋阴助阳,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方中人参、黄芪大补肺脾之气,以振人体之阳;生地、麦冬、白芍、甘草滋阴养血,以补亏少之阴;花粉、前胡、桔梗、牛蒡子解毒凉血,托毒透表;辅以当归养血活血,山楂养阴和胃;诸药合用,升发机体之正气,正盛邪退,迫邪外出,使疱疹透发。此方出自《医宗金鉴·男妇年长出痘门》,组方巧妙,滋阴不伤阳、补气不伤阴,极为适合老年迟发型带状疱疹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崔鸿,张池金. 疏肝解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4例[J]. 吉林中医药,2011,31(2):153.

    [2] 董安保,孟凡玲,王碧颖,等. 带状疱疹的临床诊治[J]. 中国医药导报,2006,3(11):55—56.

    [3] 李爱华. 无疹型、迟发性带状疱疹误诊42例分析[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4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