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27期 > 正文
编号:12314916
新生儿窒息过程中助产护理的效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25日 吕艳
第1页

    参见附件。

     1.4.2 复苏前准备

    首先是必要的复苏人员,组织复苏小组,选择有经验的医生和助产士;然后要准备好相关的复苏设备,调节好室温、中心供氧装置、中心吸引装置、加压气囊面罩、喉镜等装置,准备不同型号的吸痰管、不同型号的气管插管、新生儿胃管、输液装置、手套、剪刀、听诊器、复苏药物等。

    1.4.3 复苏护理

    1.4.3.1 呼吸道清理 助产人员在胎头娩出后不要急于将前肩娩出,挤压法将口鼻咽部黏液和羊水清除,全部娩出后断脐,置于辐射台,第一次呼吸前擦干新生儿身上的羊水,保证头轻微仰伸位,吸痰器快速吸尽其口鼻咽部的羊水和黏液, 若羊水呈胎粪样且黏稠,助产士在出生后数秒内环压胸廓,医生在喉镜下进行气管插管,将羊水和黏液吸净。吸痰的动作需轻柔,负压保持在100~150 mm Hg,吸痰时间每次不要高于15 s,预防气道黏膜损伤。

    1.4.3.2 呼吸建立 确认痰液吸净后,轻拍或轻弹新生儿的足底,按摩其背部,给与吸氧至皮肤转红。重度窒息患儿,在喉镜下实施气管插管,黏液吸净后,运用气囊连气管插管后加压给氧,始压30~40 cm H2O,之后保持在 20 cm H2O,频率50~60次/min,自主呼吸完成后,气管导管即可拔除,进行常规给氧;轻度窒息患儿,应用面罩给氧或鼻导管给氧,气流量6~8 L/min。上述步骤无呼吸产生则需立即使用人工呼吸器。

    1.4.3.3 循环的维持 同正压呼吸配合,1次呼吸和3 次按压为1周期,历时2 s,不可同时捏球和按压,按 1∶3的比例配合进行。按压深度胸廓前后径1/3,按压频率90次/min,按压和人工呼吸30 s 后,停下测定新生儿的心率,按压有效时股动脉搏动可及、心率达到80~100/min可停止。

    1.4.3.4 药物治疗 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配合治疗,主要的药物包括肾上腺素、纳洛酮、碳酸氢钠、扩容剂等。

    1.4.4 评估

    助产人员在复苏时应对新生儿皮肤、心喉反射、自主呼吸、肌张力和动脉血氧饱和度等情况进行观察评价,为抢救提供依据。

    1.4.5 复苏后护理

    轻度窒息患儿复苏后5 min的Apgar评分高于8分无需住儿科治疗,复苏后要做好保暖工作,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新生儿的面色、呼吸、肌张力、瞳孔等变化实施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经复苏后Apgar评分低于7 分的,护送至新生儿病房进行治疗。

    2 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因素主要包括孕母因素、胎盘因素、脐带因素、分娩因素和胎儿因素等,孕母因素占11.33%,胎盘因素占8.00%,脐带因素占24.00%,分娩因素占21.33%,胎儿因素占35.33%,150例新生儿的窒息因素情况见表1;本次经过助产护理后的复苏成功率为97.33%,死亡率为2.67%。助产护理的临床效果情况见表2。

    3 讨论

    3.1 新生儿窒息

    临床上认为新生儿窒息是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因缺血或缺氧而导致的内脏器官的生理功能的改变,是胎儿宫内窘迫的一种延续[4]。迅速纠正缺氧状态是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关键,助产人员及医师要做到早判断、早预防和早复苏。

    3.2 相关因素分析

    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因素较多,本次研究病例中,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因素有孕母因素、胎盘因素、脐带因素、分娩因素和胎儿因素,其中脐带因素、分娩因素和胎儿因素所占比例较大,占到80.66%,和相关报道[5—6]基本相符。孕母因素包括慢性疾病或妊娠并发症等,胎盘因素包括胎盘老化、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脐带因素包括脐带脱垂、打结、绕颈、过短等,胎儿因素包括早产、先天性畸形、宫内感染、呼吸道阻塞等,分娩因素包括宫缩乏力、头盆不称、臀位、高位产钳助产等。

    3.3 护理效果分析

    本次150例新生儿窒息经过助产护理后复苏成功率为97.33%,说明本次抢救联合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次试验说明助产护理在临床中的重要性。助产人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加强围生期的保健工作,做好产前检查,对高危妊娠产妇及时进行处理;密切观察孕妇和胎儿的状况,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因素,积极将异常情况通知医生进行及时的预防和治疗;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急准备;参加窒息复苏的相关培训,熟练掌握正确有效的复苏技术;为产妇提供温馨、舒适的分娩环境。

    3.4 小结

    研究表明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因素较多,在新生儿发生窒息的过程中做好预防评估和助产护理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窒息患儿的复苏率,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陈莹. 助产士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护理配合[J].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1):610—611.

    [2] 张艳玲,许晓东,翁大伟,等. 助产士在抢救窒息新生儿中的护理配合[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6):17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8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