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32期 > 正文
编号:12338666
缬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比较(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5日 王建红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观察缬沙坦和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103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53例)和贝那普利组(50例),缬沙坦组每日晨服缬沙坦80 mg;贝那普利组每日晨服10 mg,均连续服用12周。实验结束后测定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并检查患者血糖、血脂以及肝肾功能的变化。 结果 用药12周后,缬沙坦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低于用药前(t = 2.73,P = 0.008 1;t = 2.61,P = 0.009 1),收缩压变化值为(19.6±3.6) mm Hg,舒张压变化值为(13.5±0.7) mm Hg;贝那普利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也明显低于用药前(t = 2.68,P = 0.008 9;t = 2.57,P = 0.009 3),收缩压变化值为(9.7±1.4) mm Hg,舒张压变化值为(9.0±1.0) mm Hg。两药用药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值比较缬沙坦组均高于贝那普利组(t = 2.13,P = 0.028 0;t = 2.14,P = 0.041 0)。两组总有效率、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贝那普利组出现轻微不良反应。 结论 缬沙坦和贝那普利均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和使用安全性,但缬沙坦的降压效果优于贝那普利,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可作为轻中度高血压一线降压药,且在同类产品中价格较低。

    [关键词] 高血压;缬沙坦;贝那普利;效果比较

    [中图分类号] R97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1(b)-0059-03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以引起一系列症状,是心脑肾等脏器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且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根据2002年调查数据,我国18岁以上儿童高血压患病率为18.8%[1],我国高血压人群中轻中度高血压占60%以上,因此有效降压治疗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缬沙坦为非前体药,几乎无肝脏首过效应,药物相互作用少,是一种强力高选择性半衰期长达24 h的降压持久药,贝那普利是一种前体药物,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形成,且s,s-光学异构体作用最强。为将二者效果进行比较,现将本院使用该两种药治疗10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2011年2月本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符合国际高血压学会诊断标准[2],有下列情况者予以排除:(1)不稳定性心绞痛;(2)急性或陈旧性心肌梗死;(3)心力衰竭;(4)严重心律失常;(5)严重肝肾功能不全;(6)血钾≥5 mmol/L;(7)继发性高血压;(8)收缩压≥180 mm Hg或舒张压≥120 mm Hg。共入选103例按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缬沙坦组和贝那普利组,缬沙坦组53例,男36例,女17例;平均年龄(68.5±7.9)岁;收缩压平均(157.3±17.5) mm Hg,舒张压平均(98.2±5.8) mm Hg,继往曾使用药物治疗39例。贝那普利组50例,男3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8.5±7.3)岁;收缩压平均(151.1±13.1) mm Hg,舒张压平均(96.8±6.7) mm Hg,继往曾用药物治疗42例。两组性别、年龄、用药前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用药方法

    贝那普利组采用贝那普利10 mg,1次/d;缬沙坦组采用缬沙坦(北京赛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638)80 mg,1次/d;共观察12周。用药期间不使用其他降压药物,若病情变化需采用其他药物或改变剂量退出本实验。

    1.3 测量方法及观察指标

    每名患者均由经治医生使用同一袖带台式标准水银血压计测坐位或卧位右上臂血压。血压均在同一时间段测量,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每周对所有患者进行1次生命体征检测,服药期间观察病情记录不良反应。

    1.4 疗效标准

    (1)显效:血压降至<140/90 mm Hg,65岁以上控制在150 mm Hg以下,舒张压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2)有效:舒张压下降未达到10 mm 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 Hg;(3)无效:未达上述水平。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两组药物治疗前后组间和组内血压、心率变化比较采用t检验,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比较使用χ2检验,α = 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用药12周后,缬沙坦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低于用药前(t = 2.73,P = 0.008 1;t = 2.61,P = 0.009 1)。贝那普利组收缩压与舒张压也明显低于用药前(t = 2.68,P = 0.089;t = 2.57,P = 0.009 3)。此结果表明,缬沙坦组降压幅度大于贝那普利组,见表1。缬沙坦组总有效率为92.45%(49/53),其中显效30例(56.60%),有效19例(35.85%),无效4例(7.55%);贝那普利组总有效率为88.00%(44/50),其中显效29例(58.00%),有效15例(30.00%),无效6例(12.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51,P > 0.05)。

    2.2 不良反应

    用药后缬沙坦组出现面色潮红、头昏各1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03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