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361517
新生儿窒息对肠道菌群及体液免疫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5日 温秋玉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对肠道菌群及机体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 选取26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及26例正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生后24~48 h对其血清IgA、IgG和IgM进行检测。同时对其粪便进行培养,检测其双歧杆菌和肠球菌的菌落数量,并分析其与体液免疫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新生儿窒息患儿在生后24~48 h,其血清IgA、IgM水平与正常新生儿相比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低。粪便培养结果显示,新生儿窒息患儿粪便中双歧杆菌和肠球菌所形成的菌落数量均较正常新生儿明显减少,并且其菌落数量与血清IgA、IgM水平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 新生儿窒息造成了肠道菌群的定植的延缓,进而使机体的体液免疫产生了抑制作用。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体液免疫;肠道菌群

    [中图分类号] R72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b)-0034-02

    新生儿窒息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新生儿由于体内血液重新分布而造成胃肠道激素的异常分泌,而出现包括频繁呕吐、胃排空减慢,甚至消化道出血等在内的一系列喂养不耐受的表现。新生儿发生窒息后,由于肠道内的微环境发生了改变,势必会造成肠道菌群的失调以及大量毒性代谢产物的产生,由此造成肠道内过度激活的炎症反应,进而影响肠道局部正常的屏障作用及免疫功能。然而,对于窒息后肠道菌群定植的情况及其与体液免疫之间的相关性尚缺乏深入的研究。本研究从本院儿科2006年12月~2009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中随机选取2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肠道双歧杆菌及肠球菌定植情况及体液免疫水平进行检测,以探讨窒息对新生儿肠道菌群定植及体液免疫水平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儿科2006年12月~2009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中随机选取2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均为妊娠37~42周顺产娩出的新生儿;生后1 min 的Apgar评分为3~5分,窒息持续时间为5~10 min。对照组为26例同期顺产娩出的新生儿,其中,男性14例,女性12例。两组在性别、孕周、出生体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检测方法

    1.2.1 肠道菌群培养 两组新生儿于生后24~48 h内,取自然排出的新鲜粪便,将其终末端放入无菌培养采集瓶内。于超净工作台内称取0.5 g粪便,加入4.5 mL稀释液,经震荡混匀并逐步以10倍稀释至6次。用移液器吸取10 μL粪便悬液滴加至细菌培养基上,分别于37℃的厌氧及需氧条件下进行细菌培养48 h。对细菌进行鉴定并行菌落计数。

    1.2.2 体液免疫检测 两组新生儿于生后24~48 h内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5 mL,离心后收集血清使用重庆医学检验试剂研究所提供的试剂盒采用单扩法测定血清IgA、IgG和IgM含量,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集中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简单线性回归,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肠道菌群定植情况

    正常新生儿生后24~48 h肠道内已存在双歧杆菌及肠球菌的定植,粪便培养结果显示,肠球菌所形成的菌落数为(3.8±0.9)×108/g粪便,双歧杆菌所形成的菌落数为(2.4±0.5)×108/g粪便。而伴有出生窒息史的新生儿,其菌群数量则明显减少。经计数,肠球菌所形成的菌落数为(3.2±0.7)×108/g粪便,较正常新生儿减少(P < 0.05)。双歧杆菌所形成的菌落数为(1.3±0.4)×108/g粪便,明显少于正常新生儿(P < 0.01)。

    2.2 体液免疫情况

    与正常新生儿相比,新生儿窒息患儿除血清Ig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IgA、IgM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3 血清IgA水平与肠道菌落计数的相关性

    统计学处理显示,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清IgA水平与肠道双歧杆菌(r = 0.91,P < 0.01)及肠球菌(r = 0.83,P < 0.01)在体外培养状态下所形成的集落数量呈明显正相关。

    2.4血清IgM水平与肠道菌落计数的相关性

    统计学处理显示,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清IgM水平与肠道双歧杆菌(r = 0.75,P < 0.01)及肠球菌(r = 0.82,P < 0.01)在体外培养状态下所形成的集落数量呈明显正相关。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不仅是导致新生儿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等严重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1],同时在窒息过程中,由于血流的重新分布造成胃肠道血流减少,局部缺氧的微环境造成代谢及胃肠道激素分泌异常,进而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并出现腹胀、频繁呕吐、消化道出血等喂养不耐受的症状[2]。本文前期研究显示,新生儿窒息后血浆胃动素水平显著下调,以及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显著增高均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呈现明显的相关性[3]。此外,局部缺血、胃肠道运动减弱及各种代谢产物的聚集也极有可能会对正常菌群的定植产生一定的影响,进一步加剧肠道功能紊乱的发生,并有可能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影响。然而,临床对此研究却较少。

    肠道菌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微生态系统,不仅参与食物的消化过程,提供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同时在免疫调节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生儿出生后脱离子宫的无菌空间,自然环境中的多种细菌会通过消化系统进入并定植于肠道,逐渐达到一种稳态。研究表明,不同的出生周龄、分娩方式、喂养方法均会对肠道菌群的定植造成一定的影响[4]。而新生儿发生窒息后,胃动素分泌减少及一氧化氮生成的增加造成胃肠道的蠕动减弱,加之缺血对肠道局部微环境的影响,无疑都会影响到肠道菌群的定植。在本研究中,通过对发生窒息的新生儿生后24~48 h内的粪便进行培养,笔者发现在相同的培养体系下,窒息新生儿粪便内肠球菌及双歧杆菌所形成的菌落数量均明显少于正常新生儿,其中尤以双歧杆菌更为显著。这表明,相对正常新生儿而言,产程中窒息的发生明显地阻碍了肠道菌群的定植。由于双歧杆菌作为最重要的益生菌之一,不仅在维持肠道菌群稳态、抑制致病菌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对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5],因此新生儿窒息后肠道双歧杆菌定植的延缓极有可能会造成机体免疫功能的减低,降低其对致病菌的抵抗能力,从而易于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本文笔者对窒息患儿生后24~48 h血清体液免疫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其IgA、IgM水平与正常新生儿相比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低,并且其水平与肠道双歧杆菌及肠球菌在体外培养状态下所形成的集落数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由此可见,新生儿发生窒息后由于血浆胃动素分泌水平的降低和一氧化氮生成的增多,使得胃肠道的蠕动减慢,正常运动功能下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2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