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361590
桂阳县农村已婚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5日 周美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了解桂阳县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及其他疾病的分布。 方法 在桂阳县12个乡镇,对35~59岁当地户籍女性行妇科和宫颈细胞学检查,并详细记录个人基本信息及病史。 结果 共筛查22 477例,宫颈癌筛查率为0.01%;妇科筛查结果异常者2 722例,主要疾病为慢性宫颈炎,其中宫颈糜烂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阴道炎,普查中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共32例,CINⅠ级8例,CINⅡ级10例,CINⅢ级14例;宫颈癌患者3例。 结论 农村女性生殖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定期行宫颈癌筛查能够早期发现并处理癌前病变,提高农村女性健康水平。

    [关键词] 农村女性;宫颈癌;细胞学检查;健康

    [中图分类号] R711.7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b)-0171-02

    在中国妇女相关疾病筛查中,农村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国内平均水平[1]。由于宫颈癌病因相对明确、癌前病变过程较长,因此,通过合适的筛查技术可尽早发现宫颈癌和某些癌前病变,使早发现、早治疗成为可能。本项目对桂阳县22 477例农村适龄妇女行宫颈癌初级筛查,现对筛查相关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桂阳县12个乡镇中行妇科和宫颈细胞学检查的22 477例当地户籍女性,年龄35~59岁,平均48岁。

    1.2 标本采集与处理方法

    采用传统宫颈刮片的方法[2],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用窥阴器扩张暴露子宫颈后,从子宫颈外口插入特制的小塑料刷,在子宫颈管内旋转3~5圈后取出,将刷头投入装有固定液标本收集管内。采用液基细胞制片仪制片,每例样本均制作2张薄层细胞片,分别行传统巴氏染色诊断和宫颈液基细胞检测。巴氏Ⅱ级以上以及TCT报告不能明确诊断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患者均行阴道镜下取病理活检,了解其与病理检测结果的符合率。

    1.3 细胞学诊断

    本研究采用TBS分级系统,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分类: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细胞、鳞状上皮细胞内异常以及腺上皮异常等[3]。

    1.4 病理检查

    细胞学诊断为ASCUS及巴氏Ⅱ级以上者行阴道镜直视下取宫颈病理活检术,活检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以下等级:正常、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CIN-Ⅱ)、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以及宫颈癌。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相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接受此次普查的22 477例农村妇女中,患有各类疾病者共计2 722例,患病率最高为慢性宫颈炎(含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宫颈黏膜炎),其中宫颈糜烂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阴道炎(含老年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普查中发现宫颈癌前病变32例,其中CINⅠ级8例,CINⅡ级10例,CINⅢ级14例;宫颈癌患者3例,见表1。

    2.1 宫颈细胞涂片检查结果

    在患有各种疾病的22 477例农村妇女中,筛查出巴氏Ⅱ级以上患者158例。

    2.2 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结果

    对22 477例妇女阴道分泌物涂片采用CTB染色后镜检,检查出阴道疾病者1 157例,其中霉菌性阴道炎514例,滴虫性阴道炎428例,细菌性阴道病212例,外生殖器尖锐湿疣3例。

    2.3 病理检查结果

    阴道镜检结果异常者均取多点病理活检,共98例,其中67例诊断为慢性宫颈炎。上皮内瘤变32例,CINⅠ级8例,CINⅡ级10例,CINⅢ级14例;经进一步确诊及随访,已有4例确诊为癌前病变患者,3例确诊为宫颈癌。

    3 讨论

    3.1 病谱分析

    3.1.1 慢性宫颈炎 慢性宫颈炎在女性中是最为常见的子宫颈疾病,其中以宫颈糜烂发病率最高,宫颈黏膜炎、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则在33~39岁最为常见[4]。这与该年龄段女性雌激素分泌水平下降及性生活频繁易使病原体侵袭而引起宫颈糜烂有直接关系[5]。

    3.1.2 阴道炎 主要包括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以及老年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与病原微生物无直接关系,不列入调查范围。农村妇女长期在高温大棚环境内劳动,地气潮湿,加之卫生习惯不良而导致滴虫,也是霉菌传播的主要原因。另外,桂阳县人口密集,相关保健知识宣教不够亦是导致患者感染的间接因素。

    3.1.3 慢性盆腔炎 发病以35~45岁妇女居多,妇女是农村主要的生产劳动力,繁重的体力劳动容易引起细菌大量生长繁殖,阴道炎的发病率较高。长期刺激可能播散形成慢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宫颈炎等疾病,进而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慢性盆腔炎,迁延难愈。

    3.1.4 宫颈癌 本组中共筛查出3例,主要有多年的阴道炎,宫颈糜烂15年及以上等病史,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逐渐增多、性交后出现血性分泌物流出、以及白带异常。近年研究表明,通过性交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等,与宫颈癌发病有一定的关系。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 > 90%宫颈癌伴发HPV的感染[6]。

    3.2 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措施

    3.2.1 桂阳县农村女性宫颈疾病流行病学特点 本次调查发现,农村妇女高危人群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初中及以下学历人群占主要部分,对妇科疾病羞于诊治,对宫颈疾病认识不足,甚至认为无自觉不适不需要检查及就诊,给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

    3.2.2 农村女性宫颈疾病防治措施 本项目表明,农村妇女子宫颈疾病发病率高,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首先,深入开展女性生殖健康的宣传,提高农村妇女对子宫颈疾病的认识,改正不良的卫生行为及生活习惯。其次是提高避孕方式的宣传、咨询和服务力度;采取安全、长效的节育措施,提高避孕套等健康有效的避孕措施推广率,有助于改善子宫颈卫生。再次是提高农村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及医疗服务辐射性,定期进行生殖健康普查和普治工作。最后,鼓励妇女配偶参与健康与卫生宣教,提高男性卫生保健意识,进而推进妇女生殖健康全方位的提高,促进农村居民整体的自我保健意识及自身素养。

    通过本次调查,笔者对农村妇女子宫颈相关疾病的状况有了明确的认识。在农村妇女中开展不同形式的卫生保健措施,提高妇女对子宫颈疾病的认识,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的关键,这充分表明了定期开展妇女宫颈癌普查与普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进一步表明定期开展妇女宫颈癌普查与普治,在维护农村妇女生命健康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涂冬莉,许健,汪勤,等. 72 例社区妇女宫颈癌初级筛查资料分析[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8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