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360251
抑郁症的治疗与护理(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25日 程明媚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分析和探讨电针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配合常规方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护理体会。 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48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4例,观察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药物治和护理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电针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显效率为62.5%,实验组显效率为83.3%,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45,P < 0.01)。 结论 电针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配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抑郁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具有临床推广意义,另外,从临床结果可以看出,合理的治疗和护理配合对抑郁症患者具有积极的恢复作用。

    [关键词] 抑郁症;治疗;护理;认知行为

    [中图分类号] R7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c)-0191-03

    抑郁症是由遗传、生化、心理、社会等因素引起的一种心理疾病与精神障碍,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且波动性大、神情呆滞、思维迟缓,抑郁症持续还具有时间长、反复性等特点,程度重者甚至出现轻生行为,使患者及家人都承受着严重的精神与身体折磨[1]。本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共接受治疗抑郁症患者48例,现将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48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制定的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2],年龄16~53岁,平均(32.1±9.2)岁,男性21例,女性27例。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但均存在情绪持续低落、忧郁,身体无力感、疲乏、食欲下降、体重减轻,于早晚情绪波动性较大。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体征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配合进行治疗,对于一般抑郁症患者,本院主要依靠常规药物治疗的方法,如给予患者口服抗抑郁药万拉法辛,轻度抑郁患者每日50 mg,重度抑郁患者每日50 mg,并依据病情逐步增加药剂量,每日2次;对于部分重度抑郁患者或严重失眠患者可给予苯二氮■类药物。所有患者治疗6周,6周后评价治疗效果[3]。

    1.2.2 观察组 观察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电击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治疗周期为6周,6周后评价治疗效果。

    (1)电击治疗。采用本院先进的G6805电针治疗仪,电量为6 V,取患者百会穴、印堂穴,治疗以患者的穴位皮肤产生轻微抽动,使患者感到放松、舒适为宜。电针治疗仪的电量平均为8~9 mA,频率为80~100次/min,对于一般的抑郁症患者每日行一次电针治疗。

    (2)认知行为治疗。抑郁症患者大多数均存在认知障碍,对患者的认知行为进行治疗,是指矫正患者一些偏执、错误的认知观念与行为。本院根据患者抑郁程度的不同采取阶段治疗的方法:第一阶段,护理人员要充分掌握患者的认知方向,找出当前首要关键问题;对于患者担心家属、朋友的忧虑、内疚心理,害怕歧视的自卑心理,要给予深切的理解与同情,但要及时纠正患者的负面心理,避免造成患者更加严重的认知障碍;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积极赞扬患者的优点,加强患者对自身的认可;第二阶段,为患者制定详细的日常活动计划,主要目的在于改变、纠正患者的认知错误;第三阶段为加强巩固阶段,待患者病情有所好转,着力培养患者自信、自爱的意识,使患者积极面对生活与挫折,避免患者再次出现消极情绪,对于患者的正确行为要给予支持[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26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