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4期
编号:12357743
介入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4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1年1~12月在本院就诊的19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介入治疗其动脉直径恢复程度均超过80%,随访结果显示,94.7%(18/19)的患者未再次发生脑梗死,术后患者支架处再狭窄的发生率为5.3%(1/19)。 结论 介入治疗分水岭脑梗死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因而是分水岭脑梗死患者首选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介入治疗;分水岭脑梗死;临床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2(a)-0108-02

    分水岭脑梗死(CBWI)指的是脑内较大的相邻血管供血部位之间发生的局限性缺血症状,该疾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症状都与其他脑梗死疾病存在较大的相似性。本次临床研究对介入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2月在本院就诊的19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12例,女性7例;患者年龄30~76岁,平均(54.5±12.5)岁;其中,2次以上梗死患者11例,首次发病患者8例;4例为活动中发病,15例为安静状态下发病;6例患者有糖尿病史,9例有冠心病史,12例有高血压病史。临床症状:1例患者反复头昏,5例存在轻微的认知功能障碍,4例轻度失语,1例轻微偏身感觉障碍,12例轻度瘫痪。患者MRI和CT检查结果表现为:1例患者伴有额颞交界区和半卵圆中心部位皮层梗死灶;4例患者伴有顶枕交界区、半卵圆中心部位和放射冠皮层病变;14例患者为半卵圆中心部位和放射冠呈水滴样、条索状和串珠样多发梗死。19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均存在较为严重的脑动脉狭窄症状,其中,1例烟雾病,1例基底动脉狭窄合并颈动脉狭窄,3例椎动脉狭窄合并颈动脉狭窄,5例一侧单纯大脑中动脉狭窄,1例一侧颅内段颈动脉狭窄,7例一侧颅外段颈动脉狭窄,1例严重双侧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所有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均接受了血管内治疗,其中,1例患者实施基底动脉联合颈动脉支架植入手术,3例患者实施椎动脉联合颈动脉支架植入手术,1例患者实施单纯的球囊扩张术,5例患者行大脑中一侧动脉支架植入术,8例患者行颈动脉单侧支架植入术,1例患者行双侧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2 结果

    所有患者介入治疗后均及时接受造影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动脉狭窄段管径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的80%以上。患者术后接受了6个月以上的电话或门诊随访,19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中,2例患者接受了脑血管造影复查,12例患者行椎动脉与颈动脉颅外段彩超复查,5例患者行头颅磁共振或CT复查。1例患者半年后再次发生头昏症状,3例头昏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1例患者实施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7 d后,再次发生了小片颞叶梗死,其余18例患者均未发生新鲜梗死症状。12例患者接受了颅外段椎动脉与颈动脉彩超复查,检查结果显示,11例患者椎动脉均完全通畅,1例患者发生了椎动脉开口再狭窄。
, 百拇医药
    3 讨论

    3.1 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特征

    医学研究结果显示,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例总数的5%~10%。本次临床研究中,观察对象的平均年龄为54.5岁,这一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相近。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偏身感觉轻度障碍或是轻度偏瘫,严重者可能会发生情绪改变、认知障碍、失语等其他临床症状。本次临床研究的19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中,46%的患者发生2次以上梗死,26%患者存在轻度认知障碍,21%患者发生轻度失语,53%患者发生偏身感觉轻度障碍,63%患者发生轻度偏瘫,这一实验结果与相关的医学报道结果相似。然而,本次临床研究中,有21%的患者发生反复头昏症状,与相关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笔者分析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前后循环大动脉常存在程度不同的狭窄症状,后循环缺血患者反复头昏的发生率较高。

    3.2 发病机制
, 百拇医药
    分水岭脑梗死的发生与患者的颅内血管代偿障碍以及前后颅内循环供血大动脉狭窄症状存在直接联系,由各种因素所造成的某一动脉干供血障碍或血压降低,虽然不会对动脉近心端的供血情况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但会明显影响患者的远心端末梢边缘供血情况,进而导致脑内两条相邻动脉交界处供血区发生局限性脑缺血,从而诱发脑梗死症状。其主要发病原因在于微栓子脱落和低灌注。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约有79%的患者为睡眠或安静状态下发病,其原因可能在于睡眠或安静状态下,患者的血压通常较低。但需要关注的是,本次临床研究中,有1例烟雾病患者,其在高热脱水后发生左侧额颞交界部位梗死,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脱水后血压较低[1]。

    3.3 影像学表现

    3.3.1 MRI和CT影像学表现 MRI与CT均显示为脑梗死,但MRI检查结果更加清晰。第一,皮质下型:分水岭区皮层下的中动脉皮层支、大脑前与脉络膜前动脉末端、豆纹动脉的交界区,即半卵圆中心部位和放射冠,发生末梢深穿支梗死,所以,该部位出现条索状、串珠样多发梗死。该类梗死与腔隙性梗死的不同点在于:后者梗死部位距离内、外囊区或颅底层面较近,且为散在或单一状梗死[2]。第二,皮质型:梗死部位处于中与后动脉、中动脉与大脑前交界部位。该类型梗死与大脑后、中、前动脉分支或主干梗死的不同点在于,后者梗死部位符合各个部位动脉皮层分布。第三,混合型: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类型的特征,本次临床研究中,有26.3%的患者属于混合型[3]。

    3.3.2 脑血管造影表现 脑动脉狭窄阳性。本次临床研究中,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后和(或)前动脉循环狭窄发生率在79%左右,所以,可以认为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其脑动脉重度狭窄的发生率较高,应警惕这一风险,及时实施脑血管造影检查[4]。大骨瓣减压治疗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且会对血肿周围的“半暗影区”造成可逆性的神经元损伤,因而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且早期会发生过度灌注现象,导致局部脑水肿加重,加之高血压患者由于血管管壁弹性较低且有硬化倾向,因而大骨瓣减压治疗后“填塞效应”会逐渐消失,进而导致远隔部位或血肿邻近处的小血管发生出血症状,发生迟发性血肿。同时,大片颅骨缺损会造成癫痫、脑积水、颅内感染、脑穿通畸形、硬膜下积液、脑萎缩和脑软化等症状,进而加大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5-6]。, http://www.100md.com(侯传伟 郑黎明 赵雷)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