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357080
谷氨酰胺对肝硬化患者肠屏障作用的干预效果及机制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5日 殷波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对肝硬化患者肠屏障作用的影响。 方法 选择本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40例,按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保肝、营养支持、并发症处理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治疗,持续用药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小肠黏膜通透性改变及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病率。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小肠黏膜通透性(L/M)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L/M低于对照组(P < 0.05);研究组自发性腹膜炎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谷氨酰胺可以增强肝硬化患者的肠道屏障作用,减少肠道内的细菌移位,减少腹腔感染及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

    [关键词] 谷氨酰胺;肝硬化;肠黏膜;屏障;自发性腹膜炎

    [中图分类号] R65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2(b)-0033-02

    肝硬化患者预后极差,患者生活质量较低,临床治疗多采用保肝、营养支持等,但治疗效果不甚明显,患者后期极易发生内毒素血症及腹腔感染[1];这除了与患者营养差、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外,还与肠黏膜屏障作用减低、肠道内细菌移位有关。谷氨酰胺是肠道黏膜细胞代谢必需的营养物质,对维持肠道黏膜上皮结构的完整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笔者对肝硬化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外源性补充谷氨酰胺,探讨其对患者肠屏障作用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40例,患者入院后均经临床及实验室诊断,均为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8~59岁,平均(42.3±8.6)岁。患者肝功能分级Child B级32例,C级8例。全部患者按入院日期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中,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43.5±8.0)岁,肝功能Child B级17例,C级3例;对照组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42.0±9.2)岁,肝功能Child B级15例,C级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肝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给予患者给予保肝、营养支持、并发症处理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L-谷氨酰胺颗粒呱仑酸钠口服治疗,每天3次,每次1包,持续服药2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小肠黏膜通透性检查,观察两组小肠黏膜通透性改变情况。

    以L(甘露醇)/M(乳果糖)值进行小肠黏膜通透性评价,L/M检测方法:将10 mg乳果糖+5 mg甘露醇+温水制成混合液1 000 mL,患者禁食6 h、排尽小便后,口服混合液,2 h后饮清水1 000 mL,增加尿量,收集服药后6 h内的全部尿液,摇匀后取样2 mL,送检验室检测尿中L、M含量。

    1.3 观察指标

    (1)小肠黏膜通透性指数,全部患者L/M值降低为肠黏膜通透性降低,L/M值升高为通透性增加。(2)并统计患者治疗期间发生自发性腹膜炎的例数(自发性腹膜炎的判定标准参考文献[2])。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肠黏膜通透性改变情况

    两组治疗后小肠黏膜通透性(L/M)均较治疗前降低,但研究组L/M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同样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 <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自发性腹膜炎发病情况比较

    治疗及随访时研究组患者出现自发性腹膜炎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肠道细菌移位引起的自发性腹膜炎和内毒素血症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肝硬化患者出肠道细菌移位的主要原因为肠黏膜通透性增加、肠道免疫功能减弱以及肠内细菌的过度增殖。传统认为肠道细菌移位与其肠内增殖有关,有学者指出细菌移位的发生与肠道屏障作用减低、肠局部免疫防御功能减弱有重要关系[3]。因此对于肝硬化患者,增强肠屏障作用及免疫功能有重要意义。

    谷氨酰胺能维持肠道屏障的结构及功能,是肠道黏膜细胞代谢必需的营养物质,对维持肠道黏膜上皮结构的完整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外伤、感染、营养不良免疫低下时,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内谷氨酰胺很快耗竭;当肠道缺乏食物、消化液等刺激或缺乏谷氨酰胺时,肠道黏膜萎缩、绒毛变稀、变短甚至脱落,肠黏膜通透性增加,肠道免疫功能受损[4]。临床实践证明,肠外途径提供谷氨酰胺均可有效地防止肠道黏膜萎缩,保持正常肠道黏膜重量、结构及蛋白质含量,增强肠道细胞活性,改善肠道免疫功能,减少肠道细菌及内毒素的易位[5-6]。

    本文研究组采用谷氨酰胺治疗后,患者小肠黏膜通透性(L/M)明显低于治疗前,肠道屏障作用显著增强;且研究组L/M低于对照组,自发性腹膜炎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说明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外源性谷氨酰胺确实可以降低肠黏膜的通透性,减少细菌移位引起的腹膜炎、内毒素血症,这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挽救或延长生命有重要意义,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覃后继,何延专.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观察[J]. 肝脏,2005,10(2):143-144.

    [2] 于桂萍,高宁汉,雷晓霞.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130例临床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0):1312-131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0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