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15期
编号:13163446
血三株小牛葡萄球菌药敏及耐药机制的初步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5期
     1.2 方法

    1.2.1 细菌培养

    将患者阳性血标本分别接种于血平皿,置35℃、5%CO2箱24 h。

    1.2.2 细菌鉴定及药敏

    细菌涂片革兰染色,用美国BD公司phoenixTM 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鉴定及药敏试验(MIC法),按美国国家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 2010)制定的指南进行[4]。

    1.2.3 耐药机制检测

    用NMIC/ID-55鉴定/药敏板检测,分为:

    1.2.3.1 甲氧西林耐药机制检测:NT试验及苯唑西林MIC法。

    1.2.3.2 大环内酯类耐药表型。

    1.2.3.3 莫匹罗星高耐检测(HRMP)[5]。

    2 结果

    2.1 鉴定结果

    在血平皿上形成直径0.5~3.0 mm,白色、圆形、边齐、光滑、湿润、不溶血菌落,涂片革兰染色为革兰阳性球菌,氧化酶、触酶均阳性。经美国BD公司phoenixTM 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鉴定为小牛葡萄球菌,可信度(ID)均为90%。

    2.2 药敏结果(MIC法)

    3株小牛葡萄球菌药敏结果均对妥布霉素、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复方磺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利福平(仅菌株80707耐药)、四环素、利奈唑胺、夫西地酸敏感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