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9期
编号:13133966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联合乳腺MRI动态增强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25日 冯奇科 张金梅 伍尚波
第1页

    参见附件。

     1.3 图像分析

    1.3.1 阅片方法由2位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影像科医生通过PACS系统分别盲法阅片,参照BI-RADS及BI-RADS-MRI标准分级方法,并在4级中分为4A、4B、4C级。4A级:恶性可能性较小,病灶恶性风险介于2%~30%;4B级:中度恶性可能,病灶恶性风险介于30%~60%;4C级:更进一步怀疑为恶性,病灶恶性风险介于60%~94%。以4C、5级为FFDM和乳腺MRI动态增强诊断乳腺癌阳性指标。

    1.3.2 FFDM BI-RADS 4C、5级病变形态学特征4C级:中至高密度形态不规则及边界不清的肿块;细小多形性钙化、集簇性分布多形性细钙化[3];5级:为高度怀疑恶性(几乎被认定为乳腺癌,≥95%的可能为恶性),应采取适当治疗措施。

    1.3.3 乳腺癌MRI动态增强BI-RADS 4C、5级病变形态学特征4C级:非肿块样强化包括片状、段样、区域性或导管样强化,内部特征包括均匀、不均匀、点簇状、丛状、网状、树枝状强化[4]。时间-信号强度曲度(TIC)类型强化曲线多呈Ⅲ型(流出型)或Ⅱ型(平台型)[5-6]。5级:肿块样强化,边缘呈毛刺、不规则或星芒状,形态为分叶形和不规则形,内部强化情况显示不均匀、环形强化、分隔。TIC类型强化曲线多呈Ⅲ型(流出型)。

    联合诊断时,FFDM与乳腺MRI动态增强检查中有1项阳性者即诊断为阳性。以BI-RADS 4C、5级为恶性标准,比较FFDM与乳腺MRI动态增强检查各自诊断乳腺癌准确率以及联合应用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FFDM表现及BI-RADS分级

    19例表现毛刺肿块伴钙化,同时周围腺体结构扭曲(图1为某35岁女性患者导管原位癌影像图,以左乳肿块就诊,左乳外下象限高密度分叶肿块,沿导管方向分布簇状钙化,同时周围腺体结构扭曲);6例表现单纯恶性钙化;以上两种(共25例)FFDM表现的BI-RADS分级为4C~5级;浅分叶肿块4例BI-RADS分级4B级。2例边缘清肿块和1例非对称致密影BI-RADS分级为4A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