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9期
编号:13134152
深化改革,进一步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25日 文/《中国当代医药》记者 王霞
第1页

    参见附件。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蒋忠仆继续保持了他的人民“忠仆”风格,光是议案就带来了九条,其中多条涉及医药卫生领域。蒋忠仆代表在全国“两会”期间建议,通过采取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区域卫生服务均衡化、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展健康服务业等多种措施,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

    重点和难点

    蒋忠仆代表表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政府责任,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近年来,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施启动,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便民惠民措施广泛开展,区域医疗联合体探索取得初步成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蒋忠仆代表指出,目前公立医院改革存在着县级医院人才短缺、医务人员劳务价格偏低、分级诊疗模式尚未形成、政府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医疗机构债务沉重等诸多问题,不容忽视。

    谈及县级医院人才短缺问题,蒋忠仆代表以河南省为例分析说,河南省卫生技术人员中91.6%的研究生学历人员及70.7%的高级职称人员集中在城市医院。基层人才短缺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编制少,晋升职称难。县级公立医院床位和人员编制都是上世纪90年代核定的,现开放床位数和在职职工人数远远大于编制数。为解决这一矛盾,部分医院采用人事代理方式引进急需人才,但由于职称晋升指标与编制人数挂钩,人事代理人员较难晋升职称;二是待遇低,知识更新慢。2012年,城市医院医生人均年收入在6.6万元左右,而县级医院医生人均年收入只有4.5万元,而且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少,知识和技术很快落伍。

    蒋忠仆代表表示,公立医院接近80%的收入来自检验检查收入和药品耗材的加成收入,医务人员劳动价值被严重低估。如Ⅰ级护理要求“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观察病情变化,测量生命体征”等,护士要3班倒,但收费标准仅8元/床日;又如单胎顺产接生“含产程观察、胎心监测、会阴侧切”等,产程平均持续13-15个小时,收费标准仅为县级210元/次、市级255元/次、省级300元/次。“以药补医”的机制使医生和医院沦为药厂的“打工仔”。

    蒋忠仆代表认为,当前分级诊疗模式未形成的原因有三:一是基层服务能力低,群众不信任;二是医保报销“门槛”和报销比例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差距不大,医保引导病人下沉的“经济杠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三是部分三级医院自身定位不准确,在常见病、多发病上投入了太多的人力、物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