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34期
编号:12631958
缺血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34期
     [摘要] 缺血性肠病是由于肠道血流灌注不足导致局部结肠以急性或慢性自限性损害为特点的肠壁缺血性疾病。常见的诱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大出血、严重心脏瓣膜病、应用血管收缩药物及强心药物过量、败血症、肿瘤等。本文就其病因、分型、病理基础及病理特点、辅助检查、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等进行归纳总结,为缺血性结肠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缺血性结肠炎;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74.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2(a)-0195-03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由于结肠血管闭塞性或非闭塞性疾病导致的肠壁静脉回流受阻、血液灌流不良导致结肠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病变[1]。我国90%的IC患者为老年患者(≥60岁)[2],临床症状多为自限性,经禁食、补液、扩张血管及支持对症等治疗可恢复。近年来青年人发病率有增高趋势。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及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人群的日益增多,其患病率有上升趋势[3]。

    1 IC的常见病因

    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多见于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4],还见于缺氧、低灌注性心力衰竭、血容量下降、血管痉挛、严重脱水、休克及血容量不足、肠腔压力增高等[5],大出血、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严重心脏瓣膜病、应用血管收缩药物及强心药物过量、败血症也可引起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