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35期 > 正文
编号:12631324
前馈控制在老年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第35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前馈控制在老年住院患者单手穿刺技术和正规脉冲式冲封管法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800例老年静脉穿刺输液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0例。观察组采用前馈控制对单手穿刺技术和正规脉冲式冲封管法静脉输液进行管理,对照组则进行单手穿刺技术和正规脉冲式冲封管法静脉输液管理但未进行前馈控制,比较两组静脉穿刺次数及穿刺所需时间,并统计两组的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静脉穿刺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血肿形成、静脉炎及渗出严重疼痛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前馈控制在老年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静脉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前馈控制;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2(b)-0120-03

    随着疾病谱的复杂化,医嘱给药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这导致临床静脉输液表现出多种方式,且要求迅速及长时间输注[1],但是患者在输液的同时,其输液风险也越来越大,可出现感染、静脉炎、药物外渗等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痛苦,降低了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从而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2]。前馈控制是指管理工作开始前,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相关信息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正确预估,在此基础上为了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应提前采取相关措施。静脉输液技术是护理人员常用的、最为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3],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患者在进行输液治疗的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本院每日要给几千例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患者病情复杂,药物种类繁多且患者分布在各个年龄阶段,容易引发护患纠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患者满意度,本院近年来通过前馈控制对静脉输液进行管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2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800例老年静脉穿刺输液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0例。观察组中男230例,女170例;年龄60~88岁,平均(71.3±2.8)岁;住院时间15~90 d,平均(32.5±5.9) d。对照组中男240例,女160例;年龄60~89岁,平均(71.2±2.8)岁;住院时间15~90 d,平均(32.4±5.8) d。两组的性别、年龄及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成立输液管理核心小组,成员包括1名副主任护师和14名主管护师,每位成员均有丰富的输液工作经验,对输液理论与技能有着非常深厚的功底。输液管理核心小组的主要工作为:①制订科学合理的单手穿刺技术和正规脉冲式冲封管法输液管理制度;②将单手穿刺技术和正规脉冲式冲封管法输液操作流程规范化,对临床护士进行相关培训和考核;③负责对成熟技术的推广;④能够提出并解决单手穿刺技术和正规脉冲式冲封管法输液相关问题。观察组组建单手穿刺技术和正规脉冲式冲封管法输液安全管理委员会,保障前馈控制在单手穿刺技术和正规脉冲式冲封管法输液管理中的应用。委员会通过制订单手穿刺技术和正规脉冲式冲封管法输液管理相关制度和规范,使全院静脉输液操作实现统一化及规范化;通过单手穿刺技术和正规脉冲式冲封管法输液培训提高护士的输液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激发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能够主动依据输液疗程的长短、药物的性质及患者自身特殊情况等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对照组仅针对单手穿刺技术和正规脉冲式冲封管法进行常规护理,未进行前馈控制,主要由经过学习培训者进行操作演示。

    1.3 研究方法及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静脉穿刺次数及穿刺所需时间,并统计两组输液相关并发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静脉穿刺次数及穿刺所需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的静脉穿刺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静脉穿刺次数及穿刺所需时间的比较(x±s)

    2.2 两组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发生血肿形成、静脉炎及渗出严重疼痛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研究显示,大部分老年人会出现皮肤松弛、皮下组织软化,血管弹性及韧性降低,瘦弱、肥胖或水肿等情况,这给静脉输液带来了较大困难。长时间的静脉输液和重复穿刺会直接损伤患者血管,从而引发药物渗出,导致邻近组织受损[4];老年人的身体自控能力较差,易发生输液针头偏移而出现药物外渗;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退化,反应较慢,耐受性低,这些都提高了静脉输注发生药物外渗的概率[5]。前馈控制理论的应用能够迅速发现问题,并通过针对性护理措施,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6],因此在输液质量管理中引入前馈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前馈控制机制还避免了传统反馈控制的缺点,能够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降低了输液意外发生概率,使患者满意度有所提升,并提高了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相对于传统的静脉输液,前馈控制输液管理主要通过同期控制及反馈控制进行调节[7],同期控制主要是在输液过程中对具体操作方法及规范进行监督和指导,这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所发现的问题,并要求护士有高强度的巡查频率,通过观察是否有异常发生而进行相应的处理[8]。反馈控制主要是将最终结果与计划比较并进行偏差总结,从而指导下一步的工作。管理者针对输液所导致的不良后果在事后通过安全分析来修订完善制度、规范,以免再次发生。 (熊根玉)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