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14期 > 正文
编号:12605542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恢复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14期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对照组

    ①患者进餐需定时定量,避免过饱,每天总热量应控制在8368~10460 J。食物以素食清淡为主,要柔软、易消化,不宜过咸;要色、香、味齐全,以唤起食欲。患者一般应自己进食,可以适当根据患者的爱好和习惯选取食物,但应忌酒。②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要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③尽可能地让患者自己慢慢学会洗澡、擦澡、刷牙和漱口,但要特别注意安全;可结合日常的生活动作进行训练,逐渐使患者自己排便,并保持大便通畅,但要注意安全及卫生。④注意被褥衣物卫生,床铺平整,注意室内通风与保暖。⑤脑外伤发病突然,患者往往不易接受由正常人变为一个残疾人的事实,再加上其病理改变,导致思想情绪多有变化,如烦躁、悲伤、抑郁、自卑、以自我为中心甚至厌世等,尤以失语患者最为突出,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心去精心照顾,多询问、安慰和鼓励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思想状况、文化及职业情况,因人而异,作好其思想工作,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自觉地配合治疗。⑥护理人员应尽力保持患者情绪稳定,并使其乐于和善于与他人交往,这样才能早日恢复正常生活,有利于身心健康。

    1.2.2 观察组

    1.2.2.1 感觉功能训练 ①听觉刺激:护理人员应认真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定时给患者播放音乐、听各种声音等进行反复刺激。昏迷患者可实施疼痛刺激法和声音刺激法,给患者播放节奏明快的音乐或歌曲以及刺激肢体等,促进患者的意识恢复。②视觉刺激:通过让患者说出来访者的名字、观察彩色物品并说出各种色彩的名称、观看彩色图画、看电视以及多接触色彩丰富的物体和衣服等方式,不断对患者视觉进行刺激,以促进患者的视力视觉。③味觉刺激:给予有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酸、甜、苦等不同口味的食物进行刺激,可由口进食的患者应及早拔除胃管,用食物刺激口腔及咽喉[2],使患者逐渐恢复味觉感。

    1.2.2.2 运动功能训练 包括完全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一般从被动活动方式逐步过渡至主动活动方式,按照从近端关节至远端关节的顺序进行训练。①被动训练:可对肢体行安抚性按摩、揉搓、拍打等感觉刺激,或用木梳刺激患者头部,逐步恢复患者触觉功能。配合肢体由上至下、由近至远、两侧肢体轮流进行各关节运动。操作时动作宜轻揉、缓慢,避免损伤肢体。②主动训练:急性期应将患者肢体放置功能位,以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稳定期可定时协助患者翻身、起坐、拉手、上下肢屈伸、搭桥、变换卧姿等训练,以有效防止患者关节僵硬及功能障碍[3];恢复期指导患者进行床-轮椅和轮椅-床之间的移动训练,逐渐下床进行站立、平衡、上下阶梯、推车以及慢走等多种训练方式。

    1.2.2.3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①步行训练:早期可通过扶床或椅子进行步行锻炼,或借助手杖、助步器、双拐等辅助工具进行训练,慢慢过渡到自主步行训练。②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训练计划,本着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鼓励患者早期进行生活自理训练,使患者有意识地进行肢体自主活动,逐渐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1.3 观察指标[2]

    由同一康复医师和护士对两组干预前后的ADL量表评分和Harris肢体功能评分进行判定。采用ADL量表(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分值范围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高;采用Harris肢体功能评分对患者的肢体功能进行评估,分值范围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肢体功能越好。

    1.4 疗效标准

    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4],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l~2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或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或增加。总有效包括基本痊愈、显著进步和进步。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P<0.05)(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护理前后Barthel、Harris评分的比较

    两组护理前的Barthel、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的Barthel、Harris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Barthel、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Barthel、Harris评分的比较(分,x±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颅脑外伤属于脑外科常见疾病,是因外界暴力刺激导致的头部颅脑损伤[5]。由于外伤部位较为特殊、复杂,因此颅脑外伤患者具有较为复杂的病情和较高的死亡率,患者存在抑郁、恐惧、焦虑等心理,身体上和心理上均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其生命安全及生存质量受到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6-8]。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外科治疗并不能够使患者的社会功能完全恢复[9-10],而其术后的康复护理干预则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11-13]。在本研究中,患者的训练时机和训练强度由低级到高级、由弱到强、由简到繁、由易至难,循序渐进,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的Barthel、Harris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Barthel、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康复护理干预能够促进颅脑外伤患者的康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颅脑外伤预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在这个过程中,极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14-15]。对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雷桂梅)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