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16期
编号:12600646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6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16期
     2 中医对于糖尿病病因病机的研究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的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胜,两者互为因果关系。素体阴虚,复受燥热锁上,阴愈虚而燥愈甚,从而愈耗伤阴液,形成恶性循环,这也是糖尿病早期病变的主要特征[1]。《灵枢》有记载:“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气血逆流……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提示情志失调是消渴的发病因素之一。《素问》中又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现代中医也认为,消渴病的病机多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从而造成内热;或因情志失调、气郁化火,再加上房劳过度、耗伤藏腑津液,导致肺胃肾等脏失濡润,进而阴阳失调,发为消渴[2]。清代名医张志聪认为,消渴病的重要病机之一为脾虚,其在《侣山堂类辨》中记载:“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肺不能通调水道而为消渴者……以健脾之药治之,水液上升,即不渴矣。”同为清代名医的黄元御则指出,消渴的发生与肝脏失调也有密切关系,其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而在《四圣心源》中进一步指出:“消渴病是厥阴之病也。”

    现代中医学认为,糖尿病患者虽然与多种因素有关,但气化失常、气机失调是糖尿病患者的共有病变机制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