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16期 > 正文
编号:12870127
导管漂浮原理预防中心静脉置管异位的临床应用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第16期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选择前端开口的PICC导管(4F),用同一台彩色的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探头的频率调整为5~12 Hz,以上操作均由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进行操作并参照静疗指南的操作规程进行置管。患者选择平卧位且将置管侧的手臂置于与躯体成90°(同一平面内)。导管长度的测量从穿刺点开始至右胸锁关节截止,再视患者皮下脂肪的厚度增加4 cm左右,即为置入导管长度;锁骨中点的确定,从置管侧的锁关节开始测量,到肩锁关节是结束,该长度的中间位置即为锁骨中点,中点需做好标记;撤导丝的长度为从穿刺点开始到同侧锁骨中点的长度;臂围的测量,从肘横纹上10 cm处,绕臂一周的长度。

    在穿刺成功之后,将导管逐渐地送到撤导丝的长度,之后将超声探头置于锁骨上窝,进行低角度横向扫查,当看见一条等号样的回声线纵向于锁骨下的静动脉,即可确认导管已进入锁骨下的静脉。观察组患者应立将导管和导丝从末端进行分离,撤出导丝3 cm,然后缓慢地将导管送到预先测量的导管长度。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颈内静脉异位的情况,置管结束后带导丝进行X线和超声定位检查,导管的头端进入颈内静脉,即可确认为颈内静脉异位。

    1.4统计学分析

    调查资料、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学分析分别选择Excel软件和SPSS 18.0进行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8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