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34期
编号:13208889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的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4期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采用MIPO手术治疗,统一选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将患肢外展,置于外展手术板(可视)上,旋后患侧的前臂。操作者在肘横纹上做纵形切口(长约4 cm),在肱肌与肱桡肌间找到桡神经,发现后将肱骨远端前方充分暴露。同时上臂近端做一处长约4 cm的切口,由胸大肌、三角肌间隙进入并对肱骨近端行充分暴露。做隧道时选择患侧肱骨前骨膜外肌下方,采用牵引治疗对骨折端进行解剖复位,复位完毕后自前臂近端切口下隧道将事先准备且规格合适的LCP钢板缓慢置入。采用C形臂X线机透视观察钢板位置是否合适,骨折端对线、对位满意后行固定处理,自近、远端分别置入3枚螺钉。对手术切口进行常规清洗消毒,然后对皮肤组织行逐层缝合处理,最后行制动处理,一般为颈腕吊带3周。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沿骨折部位行长切口,使断端充分暴露,其余同对照组。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骨质代谢中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氨基酸末端前肽(PICP)、胶原羟基末端肽(CTX)、甲状旁腺素(PTH)等指标改善情况,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离心处理后用ELISA法,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公司提供,且为同一批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改善情况。VAS评分评估时用10 cm长刻度尺,患者根据疼痛程度指出相应数值,0分代表不疼痛,10分表明最剧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及Mayo评分改善情况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