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10期
编号:13344914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错配修复蛋白和p5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0期
     有许多修复机制用于识别和去除各种特定类型的DNA损伤。完整DNA的恢复机制取决于细胞周期的阶段,病变的类型和环境因素。然而,所有修复机制都使用细胞完整的互补DNA链作为模板来恢复原始链[13]。根据用于修复的分子和修复的时间段,细胞修复机制分为直接和间接修复机制。在复制过程中,当子DNA仍在合成时,直接修复机制由DNA聚合酶或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介导[14]。间接修复则涉及在合成新DNA期间发生的损伤并且在合成过程之后发生。它本质上是一个后复制过程,通常弥补直接修复的不可修复性。在此合成过程中DNA复制的许多蛋白质也参与与辅助。间接修复机制进一步分为三类:切除修复,重组修复和MMR。

    DNA MMR是在DNA稳态中起关键作用的重要酶系统之一,其涉及修复分裂体细胞中DNA复制过程中发生的特定类型的错误[15]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413 字符